[发明专利]大π共轭体系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1981.5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2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宇;王辉;崔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80 | 分类号: | C07D209/80;C09K11/06;H01L51/30;H01L51/4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1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轭 体系 有机 电致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含有咔唑类衍生物的大π共轭体系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背景技术
世界范围内对OLED(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开发取得了非常巨大的发展,但是随着应用开发的进步,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能够提高效能的有机发光材料,由于现在合成技术比较困难,提纯困难,有些化合物的合成过程可能还涉及到比较有毒性的原料或加工过程,使得OLED在产业化发展方面进展缓慢。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是最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可用于平板显示器和照明光源,目前商品化的平板显示器已投入市场。照明光源由于其自身的绝对优势也很快将产业化。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全固态结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构成该器件的核心和基础。新材料的开发是推动电致发光技术不断进步的源动力。对原有材料制备和器件优化也是现在有机电致发光产业的研究热点。
OLED现象就是从发现单晶蒽发光开始的,现在已经开发出许多系列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体系,得到一定的效果。主要集中在三芳胺体系,蒽类衍生物,咔唑衍生物,金属配合物等一些经典化合物体系,现在很多OLED工业化发展也都采用的是这些基本结构。但是现有材料还存在着应用的难题,比如寿命,亮度,效率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开发性能优良的材料就是当务之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π共轭体系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实现在蓝光放射的深蓝与浅蓝之间的调节,能够满足现阶段研发和中试对OLED浅蓝材料的需求。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套简便的合成路线,利用常见毒性很小的有机溶剂作为反应溶剂和处理溶剂,处理简单,成本较低,能够适应大规模产业化需要,同时设计开发了一系列相关的有机材料,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器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大π共轭体系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如式(1)所示
(1)
其中,A代表芳香基团,具体结构如下,其中*为和苯环相连的位点:
本发明优选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具体结构如下:
本发明还提供了优化的上述新型结构的有机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具体步骤:
在氮气保护体系下,称取芳基卤化物A-Br 100mmol,芳基硼酸110mmol放入反应体系中,加入无水Na2CO3固体440mmol(46.64g),体系中加入水220ml,加入的甲苯440ml,在氮气保护下,催化剂Pd(PPh3)4 5mmol(5.77g),氮气保护下90℃恒温反应8-12小时,反应完冷却,抽滤,洗涤,萃取,浓缩,二氯甲烷作溶剂,过硅胶做柱层析,浓缩,得到类白色最终产品,产率在85%以上,HPLC纯度大于98%。
本发明成功合成了菲并咔唑系列衍生物,该系列衍生物共轭体系大,可以形成较大的大π共轭体系,成膜性能良好,容易用作OLED器件,特别是通过取代F原子的引入,可以调节电子跃迁,可以形成蓝光从浅蓝到深蓝不同材料的发射范围,满足对发光材料的需求,特别是现在所需要的浅蓝发光材料。同时这类材料的合成和提纯比较简单,材料容易提纯,成本低廉,可以满足工业化发展需求。可以实现材料的效能方面的调节,并且能够实现效率的显著提高,在成膜性能、寿命的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合成简便,用途广泛,可以用作器件的多种材料中,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类化合物的合成
化合物A101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体系下,称取芳基卤化物溴苯100mmol(15.6g),芳基硼酸110mmol(50g)放入反应体系中,加入无水Na2CO3固体440mmol(46.64g),体系中加入水220ml,加入的甲苯440ml,在氮气保护下,催化剂Pd(PPh3)4 5mmol(5.77g),氮气保护下90℃恒温反应8-12小时,反应完冷却,抽滤,洗涤,萃取,浓缩,二氯甲烷作溶剂,过硅胶做柱层析,浓缩,得到类白色最终产品43.85g,产率在85%以上,HPLC纯度大于98%。
质谱:计算值为487.17;测试值为487.15。元素分析:计算值C:88.68%;H:4.55%;F:3.70%;N:2.87%;测试值为: C:88.66%;H:4.52%;F:3.68%;N:2.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1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