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料纯铁用钢的冶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2046.0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闫志伟;侯东涛;邓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4 | 分类号: | C21C7/064;C21C7/06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料 纯铁用钢 冶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料纯铁用钢的冶炼方法。
背景技术
超低磷、超低硫高纯度原料纯铁是生产钕铁硼磁性材料、电热合金、精密合金、低碳不锈钢、粉末冶金、非晶态合金等特种金属材料的基础材料。
专利号是02115419.8中公开了“一种生产超低磷钢的控制磷的方法”,其主要是生产镇静钢,而对沸腾钢进行脱磷没有进行阐述。高纯度原料纯铁由于其碳含量极低,因此转炉采用未脱氧出钢,而脱磷、脱硫的热力学条件有所不同。现有原料纯铁用钢的冶炼方法采用初炼炉(转炉或电弧炉)+真空炉的工艺路线,主要在初炼炉炉内进行脱硫、脱磷,出钢后存在钢水温度过高或钢包内顶渣过厚现象,造成回磷、回硫严重,钢水磷、硫控制水平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原料纯铁用钢的冶炼方法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钢中的磷、硫、碳含量,提纯度的原料纯铁用钢的冶炼方法。
本发明的思路是脱磷的热力学条件为高碱度、强氧化性、大渣量、较低的温度,而脱硫的热力学条件为高温、高碱度、低氧化性、大渣量,本工艺根据脱磷、脱硫热力学条件的不同,充分发挥炉外精炼的功能,先脱磷;
2[P]+5(FeO)+4(CaO)=(4CaO·P2O5)+5[Fe]
2[P]+5(FeO)+3(CaO)=(3CaO·P2O5)+5[Fe]
后脱氧合金化后再脱硫,可有效降低纯铁中的磷、硫含量。
纯铁中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达:
C≤0.002%,S≤0.005%,P≤0.002%,Al≤0.03%;
其余为和铁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的原料纯铁用钢的冶炼方法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Ⅰ 转炉出钢
转炉冶炼的钢水中,P、S与C的质量百分比达下述要求时出钢:
P≤0.006% S≤0.007% C 0.02~0.04%。
出钢温度1610~1640℃,钢水出钢后为沸腾钢,不进行脱氧处理,出钢过程中挡渣,使渣厚≤50mm,炉渣二元碱度为3~4;
Ⅱ 初脱磷
转炉出钢时向钢包内加入钢水脱磷剂,加入量为3~5kg/t,底吹氩气流量为300L/ min~500L/ min,强搅拌3~5min;
Ⅲ 深脱磷
LF到站加石灰,加入量4~5kg/t,使炉渣二元碱度达到4~5,升温至1610~1620℃,底吹氩气(400L/ min~600L/ min)强搅拌3~5min,扒渣,使渣厚≤50mm,LF加石灰、萤石进行调渣,石灰加入量为5~7kg/t,萤石加入量为2~3kg,碱度为7~8。升温至1620~1630℃,加铝粉调渣,铝粉加入量为0.3~0.5kg/t,底吹氩气(400L/ min~600L/ min)强搅拌3~5min;
Ⅳ 脱碳
将钢包吊到RH,到站温度≥1610℃,到站定氧,待插入管完全浸入钢水中后开始抽真空,7min内真空度的压强达到≤4mbar,在压强≤4mbarr真空度下脱碳10~15min;
Ⅴ 脱硫
脱碳结束后定氧,根据定氧值加铝,加铝量按照吨钢([O]×0.0015+0.70)~([O]×0.0015+0.80)进行调整,加入脱硫剂,石灰、萤石加入量分别为3~4kg,2~3kg,脱硫剂循环5min。
取样分析,钢水中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达:
C≤0.002%,S≤0.005%,P≤0.002%,Al≤0.03%;
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述的原料纯铁用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Ⅳ 脱碳过程中,[O]-[C]≤200ppm时,低枪位(枪位不高于340cm)强制吹氧(流量不少于1200Nm3/h)脱碳,按照0.12Nm3/t钢液增100ppm活度[O],吹氧量按照200≤[O]-[C]≤400ppm控制。
本原料纯铁用钢的冶炼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钢水中的碳、磷、硫,使钢水中的C≤0.002%,S≤0.005%,P≤0.0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操作为下述依次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2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