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滩坝砂岩微相识别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微相识别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2603.9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廖东良;赵文杰;陆黄生;刘江涛;杨明清;王卫;王志战;吴海燕;张元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岩 相识 模式 建立 及其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油气藏识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滩坝砂岩微相识别模式的建立及其在微相识别中的应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滩坝砂岩标准微相库的滩坝砂岩微相识别模式的建立及其在滩坝砂岩沉积微相识别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滩坝相地层从沉积类型可划分为滨浅湖相碎屑岩滩坝和海相碳酸盐礁滩,滨浅湖相碎屑岩滩坝称之为滩坝砂岩。
滩坝砂岩的特点是物性变化大、非均质强,大部分滩坝砂岩呈现薄互层,甚至有些是致密层,油气勘探难度大。油气分布规律与沉积微相有一定关系,因此通过识别滩坝砂岩沉积微相,可以对储层性质和油气含量提供一个判断依据,掌握不同滩坝砂微相在纵向和平面上的展布规律,为滩坝砂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有利于指导钻井和勘探开发。
滩坝砂岩沉积微相的识别方法,通常是通过岩心分析,研究滩坝砂岩的沉积过程,确定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具体来说是通过岩性成分、沉积过程、沉积构造和沉积相序来确定滩坝砂体,根据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和空间分布,把滩坝砂划分为坝亚相和滩亚相,其中坝亚相可划分为坝主体、坝侧缘微相,滩亚相又可划分为滩脊、滩席微相。
从识别微相的过程来看,关键的一步是微相划分,小层的划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沉积微相的识别结果,在油气地质勘探过程中,地层的层位(组、段)早已由地质专家建立,“组、段”识别已形成共识,但在“段”级别内小层的识别较困难,主要原因是岩性、物性变化大,沉积和演化过程复杂,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只有专业的地质专家才能够识别。沉积微相识别是在“段”级别内进行的,一个小层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沉积微相组成,因此沉积微相中微相划分,首先识别出段内的小层(或用地质专家划分的小层),然后在小层内识别沉积微相。
现有技术中,沉积微相的划分只是地质上的一个概念。中国专利CN 102011583A公开了一种电成像结合礁滩地质模型识别海相碳酸盐礁滩储层的方法。该方法是根据礁滩储层沉积模型和沉积模式,基于电成像测井图像与礁滩储层沉积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碳酸盐礁滩储层标准储层电成像图片库。识别礁滩储层的方法则是根据电成像测井图像与图片库中的图像进行对比,确定井穿越礁滩相储层的部位和储层的优劣品质。该方法主要基于电成像测井图像,用于灰岩识别。
操应长、王健等人(中国石油大学学报,33(6):5~10,2009)在钻井岩心描述及其相关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古地形研究,系统探讨滨浅湖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该技术用录井岩性加很少的测井曲线来识别,对于没有录井的井完全不能有效地划分出沉积微相。
常波涛等人(特种油气藏,12(5):23~26,2005):针对以粉砂岩为主的低渗透储层,提出了以专家系统为基础的专家经验参数逻辑法进行沉积微相识别。该方法利用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以定性参数为主,辅以定量参数进行综合判别。该方法所采用专家系统是经验性的,对于粉砂岩低渗透储层沉积微相的识别切实可行,但是应用范围较窄。
因此,目前需要研究开发一种能够有效地划分出沉积微相,识别范围较宽,结果准确的滩坝砂岩沉积微相识别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滩坝砂岩微相识别模式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利用测井曲线数值、形态数值和岩性通过地质专家准确地建立一种滩坝砂岩沉积微相模式化识别标准库,同时建立基于该滩坝砂岩沉积微相模式化识别标准库的滩坝砂岩微相识别模式。新的测井曲线根据提取的测井曲线数值、形态数值对照滩坝砂岩沉积微相模式化识别标准库进行识别,该方法能适用于所有的滩坝砂沉积微相识别。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滩坝砂岩微相识别模式的建立方法,包括:
步骤1,基于测井曲线设置初级测井岩性识别参数;
步骤2,根据初级测井岩性识别参数识别测井岩性;
步骤3,对比测井岩性与录井岩性是否一致,并且在测井岩性与录井岩性不一致时,重复步骤1~3,直到测井岩性与录井岩性一致,从而获得模式化测井岩性识别参数;
步骤4,在微相层段内划分小层;
步骤5,提取小层的曲线数值和形态数值;
步骤6,划分小层中的滩坝砂岩沉积微相;
步骤7,根据定性标准微相库判断沉积微相划分是否合理,在沉积微相划分不合理时,重复步骤4~7,并且在沉积微相划分合理后,提取不同沉积微相对应的测井曲线数值及形态数值,建立定量标准微相库;
步骤8,建立滩坝砂岩微相识别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26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串联的可变的径向流体装置
- 下一篇:虹膜对准与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