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套筒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2857.0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7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俯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3/00 | 分类号: | B25B2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套筒改良结构,尤指一种通过可位移的外套筒,而令内、外套筒可适用于不同规格工作件的套筒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以扳手工具或电动工具套结套筒来拆解或锁固螺丝,于一般工作场合或汽车修复上的使用频率已为相当普遍,而目前的套筒结构,主要是为一套筒本体的一端为套接手动工具或电动工具的工具接头,而另端则为套结螺丝或螺帽的工件接头,于使用时,将该工具接头套接于手动工具或电动工具上,并可扳动套接于螺丝或螺帽上的工件接头,即可达到拆解或锁固螺丝的功效,然而,该工件接头通常皆仅适用于单一尺寸的螺丝或螺帽,因此,于使用时,若遇不同尺寸的螺丝或螺帽则无法使用,而使使用者需同时具备多种尺寸的套筒,方能满足使用上的需求,如此,不但造成备置成本的增加,亦同时造成携带及收藏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缘此,本案的发明人基于其从事各种五金工具的设计及制造多年的经验,尤其于扳手及套筒工具的着墨,鉴于现有套筒于使用上的不便,期以提供一种可同时提供二种不同尺寸规格螺丝或螺帽使用的套筒工具,乃积极加以研究改良,经由多次的试验及改变,终得本发明的产生。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种通过外套筒限位于内套筒组上,并可通过定位元件限位于第一限位凹槽及第二限位凹槽中,而得以呈现位移伸缩状,以提供二种不同尺寸的套筒使用,并可达到确实且简易定位的套筒改良结构。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套筒改良结构,主要是于一外套筒的中空筒体供内套筒组穿设,该筒体内一端设置棘齿段,而该筒体内则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及一阶级孔;
一内套筒组,以一轴杆穿设该中空筒体,而该轴杆上一端设置一外棘齿,该轴杆与外棘齿间形成一阶级段,而于该外棘齿上纵向设置一透孔,该透孔内供一弹性元件及一定位元件的埋设,该外棘齿的内部设置有内棘齿,而于该轴杆上设置一限位槽,该限位槽能供一C型扣环的限位,使外套筒限位于轴杆上,而轴杆上异于外棘齿的一端设置有工具接头。
其中该内套筒阶级段的最大外径大于外套筒的阶级孔的内径。
其中,该外棘齿的棘齿的齿状及尺寸大小与外套筒的棘齿段的棘齿的齿状及尺寸大小相对应设置,且能相互咬合限位。
其中,该外棘齿与内棘齿间设置有切槽。
其中,该C型扣环的外径大于外套筒的阶级孔内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阶级段的最大外径大于外套筒的阶级孔的内径,该外棘齿与外套筒的棘齿段可相互咬合限位,而于该外棘齿上设置一弹性元件及一定位元件的埋设,该外棘齿的内部设置有内棘齿,并于该外棘齿与内棘齿间设置有切槽,而于该轴杆上设置一限位槽,该限位槽可供一C型扣环的限位,通过外套筒限位于内套筒组上,并可通过定位元件限位于第一限位凹槽及第二限位凹槽中,而得以呈现位移伸缩状,以提供二种不同尺寸的套筒使用,并可达到确实且简易定位的套筒改良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作动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的作动示意图二。
<图号部份>
1-外套筒
11-中空筒体 12-棘齿段
13-第一限位凹槽 14-第二限位凹槽
15-阶级孔
2-内套筒组
21-轴杆
211-限位槽 212-C型扣环
22-阶级段
23-外棘齿
231-透孔 232-弹性元件
233-定位元件 234-内棘齿
235-切槽
24-工具接头
25-快速接头
251-弹性元件 252-定位环
3、4-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兹就本发明的结构内容及其特征,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相信能就本发明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功效,作更进一步的了解。
请参阅图1图3所示,其中,本发明主要是包含有一外套筒1及一内套筒组2,其中:
一外套筒1,其为一可供内套筒组2穿设的中空筒体11,并于该筒体11内一端设置棘齿段12,而该筒体11内则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13、第二限位凹槽14及一阶级孔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鑫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28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进入节目预览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餐厨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