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包覆的磷酸锰锂/磷酸铁锂核壳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3387.X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5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吴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包覆 磷酸 铁锂核壳 结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包覆的磷酸锰锂/磷酸铁锂核壳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壳结构材料的组成通式为LiMnxFe1-xPO4·a(LiFeyMn1-yPO4),
其中,核材料的组成通式为LiMnxFe1-xPO4,
壳材料的组成通式为LiFeyMn1-yPO4,
并且,0.8≤x≤1,0.8≤y≤1,0.2≤a≤0.5,
同时,所述核壳结构材料中还含有0.2wt%-50wt%的碳元素,所述碳元素分布在壳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的磷酸锰锂/磷酸铁锂核壳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x优选为 0.8~0.85,和/或,y优选为 0.8~0.85,和/或,a优选为0.3~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的磷酸锰锂/磷酸铁锂核壳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结构材料中核的尺寸为10nm~20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碳包覆的磷酸锰锂/磷酸铁锂核壳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结构材料中优选含有5wt%的碳元素,且所述核壳结构材料中核的平均尺寸优选为300nm。
5.一种碳包覆的磷酸锰锂/磷酸铁锂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至少取锰盐和磷酸盐混合,球磨制得第一反应前驱体,再在保护性气氛下,将该第一反应前驱体于500-900℃恒温锻烧1-30 h,制得中间产物;
(2)将该中间产物与磷酸铁、锂源、碳源经球磨制得第二反应前驱体,再在保护性气氛下,将该第二反应前驱体于500-900℃恒温锻烧1-30 h,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目标产物,
该目标产物的组成通式为LiMnxFe1-xPO4·a(LiFeyMn1-yPO4),
其中,核材料的组成通式为LiMnxFe1-xPO4,
壳材料的组成通式为LiFeyMn1-yPO4,
并且,0.8≤x≤1,0.8≤y≤1,0.2≤a≤0.5,
同时,所述核壳结构材料中还含有0.2wt%-50wt%的碳元素,所述碳元素分布在壳层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包覆的磷酸锰锂/磷酸铁锂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1)中是取锰盐、磷酸盐和锂源混合,球磨制得第一反应前驱体,再在保护性气氛下,将该第一反应前驱体于500-900℃恒温锻烧1-30 h,制得中间产物,该中间产物为磷酸锰锂;
或者,该步骤(1)中是取锰盐和磷酸盐混合,球磨制得第一反应前驱体,再在保护性气氛下,将该第一反应前驱体于500-900℃恒温锻烧1-30 h,制得中间产物,该中间产物为磷酸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碳包覆的磷酸锰锂/磷酸铁锂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锰盐至少选自MnSO4·H2O、Mn(Ac)2·4H2O、MnCl2·4H2O、Mn(NO3)2中和MnCO3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碳包覆的磷酸锰锂/磷酸铁锂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盐至少选自FePO4·4H2O、FeC2O4、FeSO4、FeCl3、Fe(NO3)3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33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