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施工现场对建筑原材料快速烘干的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3788.5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2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凯铭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00 | 分类号: | F26B17/00;F26B2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施工现场 建筑 原材料 快速 烘干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尤其是涉及用于施工现场对建筑原材料快速烘干的设备,用于施工现场。
背景技术
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在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范畴里,建筑是指兴建建筑物或发展基建的过程。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工地上进行基础操作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施工原料,如水泥,石灰等多种材料,由于施工现场通常是在野外,没有多少遮挡物进行遮挡,施工原料通常由于堆积地点或者天气原因,容易发生潮湿,或者本身原料的干燥度不够,无法达到施工的标准,需要对原料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其干燥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用于施工现场对建筑原材料快速烘干的设备,该设备结构简单,原理简便,而且一次性烘干量大,能够实现原料源源不断地进行烘干,能够快速将原料中的水分烘干,便于原料进入到下一个工序,保证了工地的施工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施工现场对建筑原材料快速烘干的设备,包括烘干机,所述烘干机两端分别连接有输送机一和输送机二,所述烘干机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输送机一与进料口位置对应;输送机二与出料口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机上设置有热风炉,所述热风炉设置在靠近进料口的一端。热风炉产生高温,将加热的空气通入烘干机进行干燥。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机上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不断地将烘干机上的原料传输到下一个工序,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机上设置有引风装置。引风装置对烘干机内的空气进行引导,加大空气流通。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结构简单,原理简便,而且一次性烘干量大,能够实现原料源源不断地进行烘干,能够快速将原料中的水分烘干,便于原料进入到下一个工序,保证了工地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输送机一;2—进料口;3—传动装置;4—引风装置;5—输送机二;6—出料口;7—烘干机;8—热风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用于施工现场对建筑原材料快速烘干的设备,包括烘干机7,所述烘干机7两端分别连接有输送机一1和输送机二5,所述烘干机7上设置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6,输送机一1与进料口2位置对应;输送机二5与出料口6位置对应。需要烘干的原料,通过输送机一1从进料口2输送到烘干机7中,通过热风炉8产生高温的空气进行烘干,传动装置3不断将原料进行移动,形成源源不断地流水作业,烘干好的原料从出料口6中排出,输送机二5将其输送到下一个工序中。
所述烘干机7上设置有热风炉8,所述热风炉8设置在靠近进料口2的一端。热风炉8通过电热或者其他方式获取热量,通过热风炉8向烘干机7内提供高温的空气,将原料烘干。
所述烘干机7上设置有传动装置3。通过传动装置3,不停地将原料输送,传动装置3通常采用电机进行驱动,持续地进行工作,便于形成流水化生产,同时将烘干的原料排出。
所述烘干机7上设置有引风装置4。通过引风装置4对烘干机7内的空气进行引导,加大空气流通,使得烘干的效率更好,同时引风装置4能够将蒸发出的水蒸汽快速排出,提高了原料的干燥效率。
通过本设备,将施工工地上使用的原料进行快速地烘干,烘干量大,能够保证施工现场的使用,烘干后的原料,使得施工的质量达到标准。本设备能够搬迁到其他的位置,现象工地上的循环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采取上述方式,就能较好地实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凯铭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凯铭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37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准随机LDPC卷积码的构造方法及编码器设计
- 下一篇: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