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囊装置及气囊的折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4084.X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7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元持晓洋;寺田正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37 | 分类号: | B60R21/237;B60R21/20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装置 折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囊装置及气囊的折叠方法,特别涉及能够提高气囊的展开性能的气囊装置及气囊的折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上一般搭载有气囊装置,用于在碰撞时或急减速时等紧急时刻使气囊在车内膨胀展开,来吸收对乘员产生的冲击。一般而言,所涉及的气囊装置具有通常情况下被折叠而在紧急时刻膨胀展开的气囊、向该气囊供给气体的充气机、固定上述气囊及上述充气机的保持器及保持该保持器并形成上述气囊的开口部的气囊罩。
接着,在车辆碰撞时或急减速时,气体从上述充气机被供给至上述气囊而使上述气囊膨胀,上述气囊罩开裂,从而上述气囊被释放到车内并膨胀展开。特别是在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情况下,上述气囊在由仪表板、挡风玻璃(前窗玻璃)及乘员所包覆的空间膨胀展开。
然而,如上所述,在气囊膨胀展开的过程中,气囊罩的脆弱部断裂而将气囊释放到车内,有时气囊在气囊罩断裂的瞬间急速地向车内弹出。此时,当乘员接近仪表板时,高速膨胀展开的气囊与乘员相互干扰,存在着难以柔和地限制乘员的问题。因此,一般而言,努力改进气囊的折叠方法,使气囊在展开初期尽量朝上方膨胀,从而避免与接近仪表板的乘员相互干扰。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方法中,存在着由于气囊的折叠方法的略微不同而使膨胀方向不稳定的问题,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已经提出了用于使在展开初期高速膨胀的气囊难以与乘员相互干扰的发明。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利用配置于一端固定于保持器而进行折叠的气囊及罩的内表面之间、且全长形成得大于基准长度的带状的展开限制片来从车体后方侧朝车体前方侧覆盖折叠后的气囊,上述基准长度被定义为:中心处于罩的车体前后方向后端的第1基准点的正上方、且通过第1基准点并在第2基准点与前窗玻璃相切的圆的上述第1、第2基准点之间的车体后方侧的圆弧长度。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利用展开限制片来限制展开初期的气囊朝车体后方膨胀,能够避免气囊与乘员在初期相互干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34900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附加有与气囊不同的其他零件即展开限制片,因此,需要与气囊不同的其他制造步骤,存在气囊装置的重量增加、气囊的折叠容量变大等问题。另外,为了避免气囊与乘员在初期相互干扰,在使气囊尽量朝上方膨胀之后再朝下方或乘员膨胀展开,因此,还存在气体容易在气囊内上下变动、气囊也随之上下摆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使用其他零件即可提高气囊的展开性能的气囊装置及气囊的折叠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具备通常情况下被折叠而在紧急时刻膨胀展开的气囊、向该气囊供给气体的充气机及固定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机的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具备在膨胀展开时配置于乘员的正面的限制部、与所述充气机连接的基部、在膨胀展开时配置于挡风玻璃侧的顶部及在膨胀展开时配置于乘员与仪表板之间的底部,至少所述限制部在将与所述乘员接触的接触面设为上表面的状态下被折叠成带状而形成折翼部,该折翼部被以在所述气囊膨胀展开时一边朝所述乘员转动一边进行移动的方式进行折叠。
上述折翼部以例如从车辆后方侧朝车辆前方侧覆盖折叠后的上述气囊的方式进行折叠。另外,上述底部也可以以从车辆前方侧被夹入的方式被上述顶部包覆。另外,上述折翼部也可以包括将由上述顶部和上述底部形成的平面部折叠成带状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田株式会社,未经高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40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