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元件及衬垫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4919.1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6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长绳伸之;殿西雅光;岸本知德;吉竹伸介;奥野泰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H01M2/10;H01M2/26;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衬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充放电的蓄电元件及用于该蓄电元件的衬垫。特别是本发明涉及具有通过固定于外壳的集电体将电极体支承于外壳内的结构的蓄电元件及用于该蓄电元件的衬垫。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各种设备的电源,采用能够充放电的蓄电元件。蓄电元件具备:电极体;一对集电体,其与该电极体电连接;外壳,其收纳电极体及一对集电体;一对外部端子,其配置于该外壳的外部。
电极体包括:具有电绝缘性的隔板、和将该隔板夹于之间重合的正极板及负极板。正极板及负极板以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发生错位的状态配置。由此,在第一方向上的电极体的一端部形成有只层叠有正极板的正极导线部。与此相对,在第一方向上的电极体的另一端部形成有只层叠有负极板的负极导线部。
集电体具备:第一连接部,其与电极体的正极导线部或负极导线部连接;第二连接部,其从该第一连接部延伸出,以固定于外壳的状态与外部端子连接。由此,电极体的正极板和外部端子能够经由集电体导通,电极体的负极板和外部端子能够经由集电体导通(专利文献1)。
但是,蓄电元件有时作为驱动时产生振动的设备(例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电动汽车(EV)、电动摩托车、航空器、船舶等各种设备)的电源而被搭载。在这种设备搭载有上述结构的蓄电元件的情况下,可能由于设备的振动引起集电体或电极体破损。
具体而言,电极体呈悬挂在固定于外壳的一对集电体上的状态。因此,电极体由于设备的振动而与集电体一起在外壳内摆动。随着摆动,在集电体的第二连接部或该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的边界附近反复产生弯曲应力(弯曲作用)。因此,集电体可能产生疲劳破坏(断裂)。
另外,如上所述,若电极体与集电体一起摆动,则电极体和集电体的第一连接部的配置相对变化。因此,也可能产生电极体和集电体的第一连接部的连接部分扭曲,由于该连接部分引起正极板或负极板破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2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相关的情况,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的蓄电元件及用于该蓄电元件的衬垫。
本发明的蓄电元件具备:电极体,其包括相互绝缘的正极板和负极板;一对集电体,其分别具有连接部,分别通过该连接部与正极板及负极板中所对应的极板连接;外壳,其收纳电极体及一对集电体,在该外壳内,电极体由一对集电体支承;间隔保持部,其通过与一对集电体各自的比连接部更靠前端侧的部位卡合,来保持一对集电体的间隔。
根据所述结构,一对集电体的前端侧的部位间的间隔通过间隔保持部保持恒定或大致恒定。即,通过间隔保持部限制各个集电体的前端侧的部位向内侧(朝向对象集电体的方向,即,压缩电极体的方向)发生位移。因此,通过间隔保持部维持集电体和电极体的相对配置。由此,即使蓄电元件配置于振动环境下,集电体及电极体振动(摆动),也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
在此,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一种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间隔保持部是在外壳内连结一对集电体的衬垫。
根据所述结构,一对集电体的前端侧的部位间的间隔通过衬垫保持恒定或大致恒定。即,通过衬垫限制各个集电体的前端侧的部位向内侧(朝向对象集电体的方向,即,压缩电极体的方向)发生位移。因此,通过衬垫维持集电体和电极体的相对配置。由此,即使蓄电元件配置于振动环境下,集电体及电极体振动(摆动),也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
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衬垫与外壳的内表面直接或间接接触。
根据所述结构,连结一对集电体的衬垫与外壳的内表面直接或间接接触。由此,能够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
另外,该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衬垫撑在外壳内,且固定于外壳内。
根据所述结构,连结一对集电体的衬垫有效地固定于外壳内。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由于振动的影响引起的集电体及与该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破损。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其它形态,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衬垫具有挠性,全长延伸到通过挠曲能够撑在外壳内的程度,且固定于外壳内。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连结一对集电体的衬垫的挠曲,全长延伸。由此,与通常状态的情况相比,在使衬垫挠曲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衬垫支撑于外壳的内表面的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未经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49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