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蚊蝇诱捕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5371.2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5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谢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庆生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3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蚊蝇 诱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蚊蝇诱捕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诱捕蚊蝇的产品主要作用机理都是通过蚊蝇嗜好的食物为诱饵或利用蚊蝇的趋光性用特制的灯光将其引到具有较强粘性的胶纸上将其黏住,或引诱到高压电网上将其触电烧死,或引诱到具有防逃脱的容器里。其中:1、胶粘纸使用最简单,但单次成本较高且需经常更换,被粘住的苍蝇会发出难听的鸣叫声,并且不适合捕杀蚊子,有时还会误伤小家禽甚至小孩。2、高压电网点击烧死蚊蝇时会产生难闻的焦臭味而污染空气,还会产生刺耳的电击声和闪光,使人产生不安感,而且遇到电压较低或个体较大的苍蝇时无法直接杀死而逃脱。3、使用的防逃脱容器都是透明瓶状容器,而且被捕获的苍蝇都在里面乱飞乱爬,尤其较多的时候会使人感到恶心。再者,诱饵都是蚊蝇喜欢的腐臭食物或气味,所以会直接污染室内空气使人不适。因此,以上所述产品用于室内诱捕蚊蝇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以上所述缺陷的新的家用蚊蝇诱捕器。
本发明主要由壳体、黑光灯、透光挡板和网漏组成。所述的壳体为L形的开口腔体,其底部为可容液体的斗槽,上部为直立的撮口状;用金属薄板根据产品结构分上下部分冲压成型后焊接而成,或分上下部分注塑以扣槽形式组合而成。在壳体后内壁的中部或顶内壁中部位置安装引诱蚊蝇的黑光灯。在壳体的上部内腔正面安装透光挡板,透光挡板的上端往前倾紧靠内腔顶板的前檐,其下端与下部斗槽高度齐平并紧靠内腔后壁,其两侧紧靠内腔两侧板;前倾的透光挡板既对黑光灯起到保护作用又能将快速飞过来的蚊蝇挡进斗槽。在壳体下部斗槽内放置网漏,网漏为上开口的方形网框,其规格略小于斗槽内腔,其靠外的网框边为反向挂耳,挂于斗槽的外边沿。
使用时只要在斗槽内投放一定量的液体油,如煤油、柴油和食用油等,再开启黑光灯。这样,利用蚊蝇的趋光特性,当蚊蝇进入黑光灯的照射区时会自觉地朝灯光快速飞去,直至撞到诱捕器前倾的透光挡板后直接掉进斗槽,斗槽里的油会很快将蚊蝇的翅膀浸透而失去飞行能力和爬行能力直至死亡,当需要清理斗槽里的蚊蝇时,只要将网漏提起沥去蚊蝇身上油后倒掉即可。
采用以上方案后,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诱捕蚊蝇的方法科学实用,使用方便,运行费用经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
1——壳体,
1.1——斗槽,
2——黑光灯,
3——透光挡板,
4——网漏。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主要由壳体1、黑光灯2、透光挡板3和网漏4组成。其中,壳体1为L形的开口腔体,其底部为可容液体的斗槽1.1,上部为直立的撮口状;用金属薄板根据产品结构分上下部分冲压成型后焊接而成,或分上下部分注塑以扣槽形式组合而成。在壳体1后内壁的中部或顶内壁中部位置安装引诱蚊蝇的黑光灯2。在壳体1的上部内腔正面安装透光挡板3,透光挡板3的上端往前倾紧靠内腔顶板的前檐,其下端与下部斗槽1.1高度齐平并紧靠内腔后壁,其两侧紧靠内腔两侧板。在壳体1下部斗槽1.1内放置网漏4和投注一定的液体油,网漏4为上开口的方形网框,其规格略小于斗槽1.1内腔,其靠外的网框边为反向挂耳,挂于斗槽1.1的外边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庆生,未经谢庆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53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