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醚-b-聚酰胺与三醋酸甘油酯共混膜及其制备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5452.2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6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任吉中;冯世超;李晖;邓麦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71/80 | 分类号: | B01D71/80;B01D71/06;B01D67/00;B01D69/12;B01D53/2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醚 聚酰胺 醋酸 甘油酯 共混膜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PEBA与GTA的共混膜,其特征在于:共混膜的膜材料为聚醚-b-聚酰胺PEBA和三醋酸甘油酯GTA,其中三醋酸甘油酯于共混膜中的质量分数为0.01%~99%,其余为聚醚-b-聚酰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混膜,其特征在于:膜材料聚醚-b-聚酰胺PEBA为嵌段共聚物,其结构式为:
其中PA为酰胺链段,PE为聚醚链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决定于共聚物分子中PA和PE的含量,共聚物分子中PA链段的分子量范围300~15000,共聚物分子中PE链段的分子量范围200~60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混膜,其特征在于:PA链段为尼龙-6(PA6)、尼龙-11(PA11)或尼龙-12(PA12);PE链段为聚环氧乙烷(PEO)、聚环氧丙烷(PPO)或聚环氧丁烷(PTM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混膜,其特征在于:膜材料三醋酸甘油酯GTA的结构式为:
其分子量为218.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混膜,其特征在于:三醋酸甘油酯的质量分数为5~60%。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共混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a)铸膜液的配制:首先将聚醚-b-聚酰胺PEBA溶解于正丁醇溶剂中,制备质量浓度0.1~20%的PEBA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所需质量的三醋酸甘油酯GTA,制备均相铸膜液,溶解温度为70~110℃;
b)铸膜液脱泡;
c)用流延成膜的方法在玻璃板或四氟板上制膜或用涂覆方法在平板滤膜上涂层制备复合膜;
d)脱除膜中残留溶剂。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EBA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1~8%;铸膜液脱泡采用静置、负压或超声脱泡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组合。
8.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共混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共混膜可作为气体分离膜,可以实现不同气体组分的气体混合物的分离过程。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共混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共混膜应用于包括优先渗透气体和非优先渗透气体组成的气体混合物的分离,从而实现优先渗透气体的分离与脱除;
优先渗透气体包括CO2、H2S或SO2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气体;
非优先渗透气体包括N2、O2、C1~C4的烃类气体、H2中一种或二种以上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54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布袋收尘器
- 下一篇:改性共轭二烯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