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闭合整复骨折外固定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5477.2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5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姜宁;董旭;陈庆贺;姜同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首创骨科微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闭合 整复 骨折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固定架,具体涉及一种闭合整复骨折外固定架。
背景技术
现代高技术战争的突发性、激烈对抗性和毁损性较常规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显著增大,战场空间拓展,战争进程加快,非线性的分散作战日益成为主要作战方式。因此,现代战伤具有多发伤、复合伤和严重创伤多的特点,其中四肢长骨骨折的战场外伤救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国外80-90年代几次战争中伤员救治情况看,对战时伤员肢体骨折的整复固定均在野战医疗队用骨折外固定架技术处理后,转移后方医院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生命和保留肢体。野战闭合整复骨折外固定架是根据战时创伤骨折的特点研制出一种便携式,具有六个自由度环型骨折闭合整复外固定架。在野外环境下可快速对四肢长骨骨折部位闭合整复固定,具有独特的整复固定一次完成功能,术后方便伤员行动及转移。
四肢长骨骨折在创伤救治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时间以来围绕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一直有各种不同意见。有的主张手术治疗以达到满意对位,有的主张非手术治疗来尽量减少因手术带来的并发症。然而两种说法都有其道理,同时又有其弊端。骨折外固定架采用闭合复位,闭合穿针,体外固定的手术方法,大大减少了因切开复位而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外固定架,其生物力学设计完全可达到早期功能练习的要求,因而明显改善骨折愈合后的肢体功能。特别是对一些高龄、有严重内科疾病而不能耐受大手术的骨折患者。对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火器伤且污染较重的骨折伤员、外固定更有其独到的治疗效果。因此骨外固定架既能使骨折保持良好的对位,又不增加机体的创伤,既能保持骨折端良好的血运,又能使患者早期进行关节活动。目前,还没有一种适用于野外骨折伤员使用的轻便、便于携带、可多向调节、通用性较好的骨折外固定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没有一种适用于野外骨折伤员使用的轻便、便于携带、可多向调节、通用性较好的骨折外固定架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闭合整复骨折外固定架。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两个底座、滑块、第一旋转环、第二转动环、骨针上下位移器、两个导轨、两个骨针横向拉伸器、两个上长杆、两个下长杆、两个骨针纵向拉伸器和若干个螺纹骨针,两个导轨并排平行设置,每个导轨的两端分别各与一个底座连接,滑块套装在两个导轨上,第一旋转环安装在滑块上,第二转动环安装在一个底座上,两个上长杆并排平行设置,两个下长杆并排平行设置,两个上长杆与两个下长杆形成一个长方体,每个上长杆的一端与第一旋转环连接,每个上长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环连接,每个下长杆的一端与第一旋转环连接,每个下长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环连接,第一旋转环上并排平行设有两个骨针横向拉伸器支架,且两个骨针横向拉伸器支架位于两个上长杆与两个下长杆之间,每个骨针横向拉伸器支架上分别各安装一个骨针横向拉伸器,每个骨针纵向拉伸器的上端套装在一个上长杆上,骨针上下位移器上部的两端分别各套装在一个上长杆上,且骨针上下位移器位于两个骨针横向拉伸器和两个骨针纵向拉伸器之间,骨针上下位移器、两个骨针横向拉伸器、两个骨针纵向拉伸器上均安装有螺纹骨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重量轻、无X线遮挡、可快速组装,便于携带且可多向调节,本发明可迅速对伤者骨折部位进行精确固定,大大减少了因切开复位而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本发明完全可达到早期功能练习的要求,因而明显改善骨折愈合后的肢体功能,特别是对一些高龄、有严重内科疾病而不能耐受大手术的骨折伤者,本发明对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火器伤且污染较重的骨折伤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既能使骨折保持良好的对位,又不增加机体的创伤,既能保持骨折端良好的血运,又能使伤者早期进行关节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首创骨科微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首创骨科微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54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