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信令连接释放指示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6246.3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7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郑伃璇;张园园;傅宜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06 | 分类号: | H04W7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连接 释放 指示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无线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有关于协调UE与网络之间行为的增强信令连接释放指示处理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某些环境下,例如,当信道质量突然降低时,UE电池耗尽时,或者驻留在多个接入网络中具有共享RF资源的装置,尝试从一个接入网络临时切换到另一个接入网络时,UE可能不能保持激活数据连接以及需要请求数据挂起(suspension)一段时间。在当前UMTS网络中,网络很难得知这种UE发起的行为。UE可能没有选择但是不得不实施本地释放(local release)以断开连接,这会导致网络不知道UE已经断开连接而且依然发送数据给UE。这会导致由于无用的传输而引起网络容量降低,而且网络可能认为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对于网络而言,如果发生上述情况,网络可能会保持无线资源一小段时间,然后等待UE重新建立连接。但是如果UE基于本地决策已经完全释放了连接,那么重新建立连接就不会发生,因此这也导致了网络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
对于共享RF资源的双SIM双待(Dual Sim Dual Standby,DSDS)装置上述问题很常见。当DSDS UE在第一SIM卡注册的网络(即,第一网络)具有激活连接,并且尝试接入第二个SIM卡的注册网络(即,第二网络)时,由于RF资源受限,UE无法同时与两个不同网络保持激活状态无线连接,因此UE直接释放第一网络的无线连接以接入第二网络。这会导致第一网络的RRC连接断开造成数据连接的挂起)(data connection suspension),当UE完成接入第二网络的过程后重新切换回到第一网络,数据连接必须重新建立RRC连接。由于应用配置(application)第一网络的原始数据连接会设定控制计时器。如果在第一网络接入的挂起期间应用服务器管理的会话(session)控制计时器超时,即使UE在无线连接恢复之后重新尝试,应用服务器可能认为该连接断开,并且不会恢复(resume)已挂起的数据连接。由于重新建立RRC连接需要更长的应用恢复处理时间,导致数据连接控制计时器更容易超时,所以这样的行为除了增加信令负荷之外也会降低用户体验。
鉴于越来越多智能手持终端(例如智能手机)配置有多个无线收发器,以及可能使用共享RF资源支持多个SIM卡,上述问题可能变得越来越严重。这对于开发一种解决方案以协调UE与网络之间行为,从而最小化对于网络性能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信令连接释放指示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信令连接释放指示处理方法,包含:在网络挂起数据接收之前,由UE给接入网络发送指示。该指示由RRC消息承载,并可以用于UMTS或者LTE系统。该指示包含在UE请求PS数据挂起(URPDS)信元中。触发该挂起的事件可以为基于对信号质量、下行链路数据错误概率、UE移动性等级,或者UE电池状态的测量结果与对应阈值的比较,或者基于UE即将到来的活动以从当前接入网络切换RF资源。当UE发送信令连接释放指示消息以请求PS数据挂起时,发生不期望的碰撞场景如RLC实体发送侧的重新建立(re-establishment)和RAT之间(inter-RAT)切换,对该消息的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中,UE可以装备一张或多于一张SIM卡,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SIM卡注册到一个或多个网络。当该UE与当前注册网络具有激活PS数据连接时,触发UE发送指示的条件为基于即将到来的活动,使得UE接入到另一SIM卡注册的不同网络。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指示包含该挂起请求的起因或者即将到来的UE挂起时间相关的时间段。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指示包含一指示符,以指示是否当前网络为UE释放RRC连接。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UE发送该指示之后,该UE启动一定时器,如果该网络在该定时期超时之前没有响应该指示,则该UE自动本地释放该RRC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6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