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刮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6335.8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7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单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成伟 |
主分类号: | B60S1/42 | 分类号: | B60S1/4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刮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是一种雨刮器。
背景技术
雨刮器是汽车上的重要配件,其主要用于清扫汽车挡风玻璃上的灰尘、杂质、雨水等,提高汽车驾驶的可见度,确保司机视野清晰,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雨刮器总成含有电动机、减速器、四连杆机构、刮水臂心轴、雨刷等。当启动雨刮器时,电动机启动,电动机的转速经过蜗轮蜗杆的减速增扭作用驱动摆臂,摆臂带动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带动安装在前围板上的转轴左右摆动,最后由转轴带动雨刮片刮扫挡风玻璃。为提高雨刮器的清洁效果,最佳的操作方式就是始终将雨刷紧贴在挡风玻璃的表面,如此雨刷对挡风玻璃表面的擦洗能力最大,雨刮器的清洁效果最好。然而挡风玻璃的表面为曲面,这样就导致雨刷与挡风玻璃之间的贴合程度不高。由于接触不均匀,雨刷与挡风玻璃之间的摩擦不均,导致雨刮器的清洁效果不好,清洁噪音大,同时还易损伤玻璃。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刮器,采用弹性设置在雨刷架上的雨刷,避免了因挡风玻璃的曲面结构而发生雨刷与挡风玻璃贴合不好,而导致清洁不易,而影响司机的驾车视界,从而提高了驾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的雨刮器,包括雨刷架、设置在雨刷架内的雨刷、驱动雨刮器绕定轴往复刮动的驱动机构、设置在雨刷架内侧两端的弹性座以及设置在弹性座上与雨刷相配的连接座,雨刷为圆柱状辊形。本发明公开的雨刮器,采用弹性设置在雨刷架上的雨刷,避免了因挡风玻璃的曲面结构而发生雨刷与挡风玻璃贴合不好而导致清洁不易的情况,弹性设置的雨刷方便了对挡风玻璃的清洁,提高了清洁效果,降低了清洁难度,同时还减小了雨刷与挡风玻璃之间的摩擦,降低了雨刷与挡风玻璃之间的磨损,保证了司机的驾车视界,从而提高了驾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还降低了车辆的维护消耗和维护成本。
本发明公开的雨刮器的一种改进,连接座为轴承座,雨刷两端设置有与轴承座相匹配在轴承,轴承外圈的最大直径小于雨刷的直径。本改进通过设置采用轴承连接的雨刷和雨刷架,赋予了雨刮器工作时,雨刷在挡风玻璃表面滚动清洁的能力,降低了雨刷与挡风玻璃之间的磨损,提高了雨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车辆的维护成本和使用成本。
本发明公开的雨刮器,采用弹性设置通过轴承连接在雨刷架上的雨刷,赋予了雨刮器工作时,雨刷在挡风玻璃表面滚动清洁的能力,还避免了因挡风玻璃的曲面结构而发生雨刷与挡风玻璃贴合不好而导致清洁不易的情况,弹性设置的雨刷方便了对挡风玻璃的清洁,提高了清洁效果,降低了清洁难度,同时还减小了雨刷与挡风玻璃之间的摩擦,降低了雨刷与挡风玻璃之间的磨损,保证了司机的驾车视界,从而提高了驾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还降低了车辆的维护消耗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公开的雨刮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公开的雨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明列表:
1、雨刷架; 2、雨刷; 3、弹性座;
4、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的雨刮器,包括雨刷架1、设置在雨刷架1内的雨刷2、驱动雨刮器绕定轴往复刮动的驱动机构、设置在雨刷架1内侧两端的弹性座3以及设置在弹性座3上与雨刷2相配的连接座4,雨刷2为圆柱状辊形。本发明公开的雨刮器,采用弹性设置在雨刷架上的雨刷,避免了因挡风玻璃的曲面结构而发生雨刷与挡风玻璃贴合不好而导致清洁不易的情况,弹性设置的雨刷方便了对挡风玻璃的清洁,提高了清洁效果,降低了清洁难度,同时还减小了雨刷与挡风玻璃之间的摩擦,降低了雨刷与挡风玻璃之间的磨损,保证了司机的驾车视界,从而提高了驾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还降低了车辆的维护消耗和维护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连接座4为轴承座,雨刷2两端设置有与轴承座相匹配在轴承,轴承外圈的最大直径小于雨刷2的直径。通过设置采用轴承连接的雨刷和雨刷架,赋予了雨刮器工作时,雨刷在挡风玻璃表面滚动清洁的能力,降低了雨刷与挡风玻璃之间的磨损,提高了雨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车辆的维护成本和使用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成伟,未经单成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63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