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6503.3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6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出志;樱井久夫;柳泽裕幸;加藤久晴;勅使河原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H04N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文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例如,涉及这样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显示器利用很多发光二级管(LED)而构造成弧形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存在三维空间显示技术,其中,立体像显示在电视接收机或类似物中使用的平板显示器上。例如,在三维空间显示技术中,存在一种利用注视显示器的人的左右眼视差的技术。确切地说,例如,可以这样实现立体视觉:通过在平板显示器上交替显示用于左眼的图像和用于右眼的图像,以及使用偏振滤光器等使左眼观看到只用于左眼的图像,右眼观看到只用于右眼的图像。
与之相比,已经提出了许多全向立体像显示装置,其中,使用了多个不同景物的图像,通过在对象(待显示目标)周围提供的多个景物可以获得这些图像(或者,假定在计算机制图可从各个方向看到目标的状态下来产生这些图像),可以这样进行显示:当从所有方向中的任何不定方向观看时,能够立体视觉地识别出目标(例如,参考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177709和No.2005-114771)。
这种全向立体像显示装置具有这样的构造:壳体成形为圆柱形,在壳体内部提供通过布置很多小的发光二极管(LED)而构造成弧形的显示器,并且在壳体的侧面布置狭缝,使得从壳体外部通过狭缝便可以视觉识别显示器的图像。然后,利用电机使壳体高速旋转,从而,当使用者从某一方向观看圆柱形壳体的侧面时,可以立体视觉地识别出显示器上的待显示目标。
发明内容
当通过布置很多LED来构造弧形的显示器时,通常希望防止由LED的排列间隔引起的图像变差(比如产生条纹等),以提高生产率和能够替换LED。
考虑到上述情形,在本公开文件中,通过布置很多LED来构造具有弧形形状的显示器,能够防止由LED的排列间隔引起的图像变差,进而能够提高生产率和替换LED。
根据本公开文件的实施例,显示装置可以构造成包括发光元件组件,发光元件组件该发光元件组件布置在垂直方向为平面形状、水平方向为弧形形状的基础基板上,在该发光元件组件中,多个发射不同颜色光的发光元件垂直和水平排列。
显示装置可以构造成:在基础基板弯曲为弧形前,布置在基础基板上的发光元件组件中的垂直排列间隔d1与水平排列间隔d2不同。
显示装置可以构造成:垂直排列间隔d1和水平排列间隔d2满足d2>d1。
显示装置可以构造成:垂直排列间隔d1和水平排列间隔d2满足d2<d1。
显示装置可以构造成:安装件布置在安置有发光元件组件的基础基板的后表面上,基础基板在没有布置安装件的位置处弯曲。
根据本公开文件的实施例,当通过布置很多LED来构造具有弧形形状的显示器时,能够防止由LED的排列间隔引起的图像变差,进而能够提高生产率和替换LED。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公开文件实施例的全向立体像显示装置的外观视图;
图2是说明全向立体像显示装置的水平横截面视图;
图3A和3B是说明LED组件的构造示例的外观视图;
图4是LED组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5是LED组件的接线图;
图6A和6B是说明LED组件的另一种构造示例的外观视图;
图7是说明LED组件的又一种构造示例的外观视图;
图8是说明LED组件之间距离的视图;
图9是说明LED组件之间距离的视图;
图10是说明LED组件之间距离的视图;
图11A和11B是说明LED组件的又一种构造示例的外观视图;
图12是说明LED组件之间距离的视图;和
图13是说明LED组件之间距离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文件优选的实施例。
<实施例>
[全向立体像显示装置的构造示例]
图1是说明本公开文件实施例的全向立体像显示装置的外观视图。全向立体像显示装置10包括作为基座的固定单元11,以及可以高速旋转的圆柱形旋转单元12。
在全向立体像显示装置10中,从任一方向注视高速旋转的旋转单元12的使用者可以看见立体目标呈现(显示)在旋转单元12的内部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65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导线材用包覆材料、超导电线和电气设备
- 下一篇:太阳能热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