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闸道闭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6921.2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0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严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斯特国际安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国际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通关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旅客自助过境的闸道闭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出入境过关系统通常由多个关员驻扎的柜台组成,过境旅客必须于柜台前排队等候,当到达柜台时,过境旅客需要提交身份证明文件,如护照、身份证等,并于柜台前等候关员进行身份核实工作。关员接过身份证明文件后先要检阅文件的照片是否属于该旅客,并将文件中所记载的信息输入电脑进行核对。但身份核实被确认成功后,过境旅客便可从柜台旁的小通道过关。倘若身份核实出现问题,当班的关员便会通知其他关员到场协助调查,此时,该柜台的运作可能会延误,甚至停止运作,于是后续排队的旅客可能要转到其他查验通道重新排队等待。
为了改善上述状况,三辊闸作为一种辅助设备,已经得到普遍的运用。其主要是通过旅客在该设备的感应区扫描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后,该设备便可控制三辊闸栏杆的转动。但如今生产商主要供应的为半自动三辊闸,在半自动三辊闸运行中,我们可以发现它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人为推动闸杆使其通过,在人流量高峰期或者人流量大的地方容易导致人员滞留,造成通道堵塞,给行人带来不便。
此外,现有的三辊闸不具有自锁功能,导致部分旅客可能会强行推动闸杆后闯入闸道,影响正常通关,极易为非法过境者创造可乘之机。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闸道闭合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行人通关效率高,结构设计简单的闸道闭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闸道闭合装置,其包括框体,枢接于框体上的旋转门装置,其中,所述旋转门装置包括套筒、收容于套筒内的驱动电机、以及安装于驱动电机两端的上、下阻挡单元,所述驱动电机一端向外延伸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套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上表面还设有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向外延伸设有第二转动轴,在第二转动轴上套设有码盘。
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框体呈一侧面开口的矩形状结构,其包括一基板以及围设于基板四周的侧板。
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围设于基板四周的侧板与基板形成一收容腔,在该收容腔内靠近上部的位置处还设有第一、二支撑部。
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码盘包括一圆柱体和分别设置于圆柱体两端的第一感应片和第二感应片,所述第一感应片由两个同圆心但不同半径的半圆形薄片对接而成,第二感应片由一圆形薄片以及自该圆形薄片直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片状物组成。
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阻挡单元呈圆盘状薄片,所述下阻挡单元包括一圆形底盘和自底盘四周向上延伸的三根圆柱状的侧栏。
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顶盖和码盘之间还设有一呈矩形状的锁定块,该锁定块在一侧的宽度方向开设有一呈“U”形的凹槽。
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框体的收容腔内还安设有一电磁锁定杆,当旋转门装置安装于框体上时,该锁定杆对应于锁定块的U形凹槽。
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收容腔内还装设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源装置。
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旋转门装置安装于框体上时,在框体收容腔内还安设有一截面呈“E”形的对射式感应器。
作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套筒向远离套筒的方向延伸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上组装有旋转门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闸道闭合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完全自动化,实现智能化通关模式;
2)可自动检测旋转门的开启状态且在旋转门闭合时具有自锁功能,防止旅客在旋转门闭合时闯入闸道,提高闸道闭合装置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3)提高了旅客通关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不装设有旋转门装置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旋转门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图3所示旋转门装置去掉套筒后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闸道闭合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斯特国际安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国际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艾斯特国际安全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国际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6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沿侧系导磁电磁风扇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自清洁防雾涂层薄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