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检具套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6965.5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5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勤美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G01B5/02;G01B5/20;G01B5/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套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工艺制订和加工制造领域,具体可用作一种测量检具和非纸类机动随身作业基准书。
背景技术
高端铸件的精髓在于设计和生产工艺上的技术绝窍,而新产品工艺的制定流程往往会伴随一定量的低阶错误,起因大都来自于现场操作人员的技巧不纯熟和设计人员或工程师的经验不足,甚至检查人员对于标准的不清楚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防呆和防错措施的采用往往都是建立于作业指导书和基准书上,但鉴于文件容易污损和丢失,更不容易随作业人员到处移动,所以在工艺验证的过程中,各种只要稍加注意就可防范的错误仍时常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和现场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新颖、便于随身携带的多功能检具,可兼做非纸类机动随身作业基准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检具套装,包括多个单元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检具呈板状,组装后的单元检具按照尺寸的大小从下向上依次叠置卡合,下层的单元检具上表面设有与上一层单元检具外围形状相契合的卡槽,所述卡槽包括下底面和侧面的滑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
所述卡槽为为开放式卡槽,其一侧开口。
所述卡槽的下底面在开口端设有一V型卡口,所述V型卡口的一侧设有刻度。
所述单元检具的外缘侧边设有指定角度的圆角、倒角、弧线或斜边中的一种或多种形状,可利用这些标准角度的形状直接检测产品的加工形状、铸造工艺暨浇注系统、浇注系统零部件是否符合标准。
所述单元检具在指定角度的圆角、倒角、弧线或斜边形状的板面上设有提示刻度。
所述单元检具的外表面设有指定公式、图示或文字提示的刻纹或凸起,提高工作效率,防止使用者遗忘。
所述多个单元检具依次卡合组装后,其上表面均在同一水平面,以方便携带和收纳。
各单元检具的上表面在沿同一轴线方向上均设有局部的防伪标记纹路,各单元检具的局部防伪标记纹路在单元检具组装后拼合成一指定图案的整体纹路结构。
所述单元检具的材料应为强度不小于工具钢和不锈钢的金属材质,优选材料为钛钢,但需表面镀铬。
本套装检具可进一步地设置为包括大、中、小三个单元检具,小单元检具卡合在中单元检具的卡槽中,中单元检具卡合在大单元检具的卡槽中,所述中单元检具或大单元检具的卡槽设有防止卡槽内单元检具从卡槽开口端滑脱的限位结构,如限位凸起等。
本套装检具还包括一收纳检具的收纳容器,所述收纳容器包括一收纳包和设置在收纳包内部的固定支架。
所述固定支架设有定位检具的底板和U型的侧挡板,底板和侧挡板形成了插入检具的容腔,容腔的顶面和侧面设有定位海绵。作为优选,底板结构可采用耐冲击蜂巢状结构减重设计或精简X型结构。
所述收纳包包括壳体和包盖,壳体上设有与包盖扣合的连接构件,对应检具的V型卡口位置,壳体设有V型的开口,对应V型开口的位置,包盖在内侧设有一V型的磁石限位块。
所述收纳包的外侧设有皮带用挂钩,以便于携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结构新颖、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充分利用检具的外形和表面积,通过设置标准化的形状和提示信息纹路,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出错的概率,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可用作实践中的教学以及集团经营阶层、高阶管理者出访时的赠品。
附图说明
图1是大检测单元正面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仰视图;
图5是大检测单元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大检测单元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中检测单元正面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8是图7的后视图;
图9是中检测单元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中检测单元反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小检测单元正面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12是图11的后视图;
图13是小检测单元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小检测单元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组装后检具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组装后检具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组装后检具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组装后检具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勤美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勤美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6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