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掺杂碳包覆Li3V2(PO4)3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7614.6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3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梅;王聪;杨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碳包覆 li sub po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位氮掺杂碳包覆Li3V2(PO4)3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NASCION结构的Li3V2(PO4)3被认为是具有和大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与磷酸铁锂相比,Li3V2(PO4)3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相对较大的离子电导率(2.4×10-7 S/cm),材料特殊的晶体结构使其能够在充放电过程中顺利的传导锂离子。在电压窗口3-4.8V范围之内,Li3V2(PO4)3中的3个Li+-能够可逆的拖出,理论容量可达到197 mAh/g,即使在3-4.3V的电压窗口内,Li3V2(PO4)3中的2个Li+也-能够可逆的拖出,理论容量可达到133mAh/g。然而,Li3V2(PO4)3正极材料在实用化进程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较差的电子导电性和较低离子电导率,在大电流放电条件下,材料的极化增大,内阻增大,容量急速衰减等,这样就限制了材料在很多领域的实际应用。因此,如何提高Li3V2(PO4)3的导电性能,尤其是高倍率性能,就成为研究Li3V2(PO4)3正极材料的主要目标之一。解决上述问题,人们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改进:(1)减小材料粒径;(2)其它金属离子掺杂;(2)导电物质包覆等。
为了提高Li3V2(PO4)3的电子导电性,改善其倍率性能,人们采用碳及其他导电物质对Li3V2(PO4)3进行包覆,如在文献(1)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13: 1223中,Lijuan Wang等人采用甘氨酸作为碳源,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合成了Li3V2(PO4)3/C,该材料在3-4.3V电压窗口内,1C电流密度下容量最高可达125.4 mAh/g,即使在20C下循环12周,容量还能维持在94.0 mAh/g,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碳包覆Li3V2(PO4)3,能明显改善Li3V2(PO4)3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为了提高Li3V2(PO4)3的结构稳定性,人们采用Co,Cr,Fe,Mg,Ti,Mo等对部分V进行掺杂取代,采用Na等对部分Li进行取代。如在文献(2)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2, 22: 6556 中,A. R. Cho等人用Al 部分取代V合成了Li3V1.98Al0.02(PO4)3正极材料,在3-4.8 V的充放电截止电压范围内,Li3V1.98Al0.02(PO4)3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82mAh/g,4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152 mAh/g,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取代的Li3V2(PO4)3正极材料可以在较高的充电截止电压下工作,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76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宠物猫粮
- 下一篇:LiBH4/ RGO高储氢量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