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尺寸检测功能的消声筒焊点定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8715.5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7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徐进;张军;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尺寸 检测 功能 消声 筒焊点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前消声器生产线上的机械设备,具体是具有尺寸检测功能的消声筒焊点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汽车使用量也在增加。汽车在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其排气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也成为现今噪声污染中的主要噪声源。为了减小汽车产生的噪声污染,现今的汽车上都设置有消声器,因此消声器的生产量剧增。
在汽车前消声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咬合的方式将端盖连接在前消声器的消声筒上,这就会涉及到对消声筒进行翻边。为了避免翻边时消声筒的扣缝处出现间隙,在对消声筒进行翻边前一般都在距离消声筒两端20cm左右的扣缝处各点焊一点。现今人们在对消声筒进行点焊时都是目测位置后直接点焊,通过目测焊点可能导致焊点偏差较大,这就易导致翻边时消声筒扣缝处出现间隙,消声筒的气密性受到破坏,进而会影响制成的消声器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对汽车前消声器消声筒的焊点进行定位,以便对消声筒的焊点进行标记,进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精确点焊的具有尺寸检测功能的消声筒焊点定位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具有尺寸检测功能的消声筒焊点定位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限位板、限位座及位于限位板和限位座之间的支承座,所述限位板上端活动连接有焊点定位尺,所述焊点定位尺相对连接限位板端的另一端设有焊点标记孔,焊点标记孔贯穿焊点定位尺上下端面;所述限位板正对限位座的端面通过连接杆连接有限位端头,所述限位板相对连接限位端头的端面的另一端面连接有连接杆紧固块,所述连接杆紧固块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杆设有与连接杆紧固块的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且连接杆穿过连接杆紧固块的螺纹孔。本发明在应用时,消声筒位于限位端头和限位座之间,通过限位端头的作用能避免消声筒紧贴限位板而影响焊点定位尺的转动。
所述限位板的上端连接有螺栓,所述焊点定位尺与限位板的连接端设有定位穿孔,所述焊点定位尺通过其定位穿孔套设在螺栓上与限位板活动连接。本发明的焊点定位尺通过螺栓连接在限位板上,便于拆卸。
所述支承座的上端设置有贯穿其正对限位板和限位座两端面的弧形缺口,所述限位座构成有水平位置与支承座弧形缺口底部水平位置相同的水平垫板。本发明通过在支承座上设置弧形缺口,其弧形缺口的弯曲程度应与本发明用于固定的消声筒的弧形曲面匹配,通过弧形缺口的作用,能避免消声筒移位。
所述支承座的数量为两个。本发明通过两个支承座的作用,在固定消消声筒时更能保持消声筒的平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包括限位板、限位座及位于限位板和限位座之间的支承座,其中,限位板上端活动连接有焊点定位尺,焊点定位尺相对连接限位板端的另一端设有焊点标记孔,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本发明应用时,汽车前消声器的消声筒固定在支承座上并使其扣缝朝上,并由限位座和限位板对消声筒的两端进行限位,再通过转动焊点定位尺使其位于限位板和限位座之间且垂直限位板,此时由操作人员用笔标记焊点,如此,操作人员在进行后序点焊时能精准定位,进而可避免翻边时扣缝处出现缝隙,保证了制成的消声器的成品率;本发明的限位板连接有连接杆紧固块,连接杆紧固块设有螺纹孔,连接杆设有外螺纹,连接杆穿过连接杆紧固块的螺纹孔,本发明可通过调节连接杆来改变限位端头的位置,进而可使限位座和限位端头夹紧消声筒,如此可避免消声筒移位,且本发明连接杆的长度一定,当旋转连接杆后限位端头和限位座不能夹紧消声筒或消声筒不能放置在限位端头和限位座之间时,这说明该消声筒没能达到许可偏差范围内的标准尺寸,因此本发明还具有尺寸检测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工作台,2、限位板,3、限位座,4、焊点定位尺,5、焊点标记孔,6、支承座,7、螺栓,8、限位端头,9、连接杆,10、连接杆紧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87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