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干燥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8727.8 | 申请日: | 201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5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谢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亚军;崔兆贤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干燥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干燥加热系统,应用于印染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涂布机、复合机、印刷机等印染设备上都配置有干燥加热系统,通过干燥加热系统来烘干织布等印染产品,可是现在干燥加热系统主要通过电力来加热,如要加热一台涂布机一般需要180千瓦的电力来加热,用电需要150元/小时,电量浪费严重,不适合现企业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干燥加热系统,广泛应用于印染设备上,通过该系统节省了印染设备电量的损耗,降低了企业的用电量,节省了企业资源。
本发明要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质干燥加热系统,包括生物质热风炉,在生物质热风炉的进风端连接有一鼓风机,出风端连接有保温管,在保温管内的前端附近还设置有热风引风机;在所述保温管上至少连接有一个烘箱。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热风引风机包括进风管,在进风管上依次安装有风阀、引风机以及烘道;在所述烘道与引风机之间设置有一支管,在该支管上设置有一冷风机。该热风引风机能调节热风的温度并起到牵引热风的作用。
在所述烘箱与保温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抽风机,该抽风机加快了热风进入烘箱内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保温管上还设置有一支保温管,在保温管上设置有2~6个烘箱,在支保温管上设置有2~4个烘箱。烘箱多少可以根据印染设备需求设置,一般在保温管上设置有4个烘箱,在支保温管上设置有2个烘箱为最佳方案。
所述生物质热风炉的进风端还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准确的得出热风的温度。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由鼓风机带动空气进入生物质热风炉内,在生物质热风炉内和生物质燃料反应,使产生热量相当于180千瓦的电力产生的热量,这时只要25元/小时的生物质燃料即可。如果鼓风机能带动前处理后的空气能(处理后的热风)进入生物质热风炉1内与生物质燃料反应,效果将更佳。这样本发明不仅降低了印染设备电量的损耗,降低了企业的用电量,节省了企业资源,而且实现了国家倡议的节能减排目标,间接节省了产生电量所需的石油和煤炭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热风引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生物质干燥加热系统,包括生物质热风炉1,在生物质热风炉1的进风端连接有一鼓风机2,出风端连接有保温管3,在保温管3内的前端附近还设置有热风引风机4;在所述保温管3上至少连接有一个烘箱5。
看图2,所述热风引风机4包括进风管41,在进风管41上依次安装有风阀42、引风机43以及烘道44,所述风阀42可控制风的大小。在所述烘道44与引风机43之间设置有一支管45,在该支管45上设置有一冷风机46,通过冷风机46调节由引风机43牵引进的热风热度。
再看图1,所述保温管3上还设置有一支保温管31,在保温管3上设置有2~6个烘箱5,在支保温管31上设置有2~4个烘箱5,图中显示是保温管3上设置有4个烘箱5,在支保温管31上设置有2个烘箱5。在所述烘箱5与保温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抽风机6。
所述生物质热风炉1的进风端还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由PLC控制,当鼓风机2工作时,能顺畅的将空气能(进处理后的热风)或空气进入生物质热风炉1内,在生物质热风炉1内和生物质燃料反应,生成一定温度的热风,并通过出口端进入保温管3,途中经温度传感器7、热风引风机4,再通过抽风机6进入每个烘箱5内,实现印染设备对产品的烘干工作。所述热风引风机4的温度调节可以这样来实现:由温度传感器7检测,当侧出热风温度过高时,风阀42处于半开状态,通过PLC使冷风机工作或加大风量,这样就可以降低热风温度;当热风温度过低时,风阀42全开,增加生物质热风炉1内生物质燃料,加大鼓风机2的风力,冷风机停止工作,这样就能提高热风温度,满足印染设备的烘干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亚军;崔兆贤,未经谢亚军;崔兆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87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陶瓷壶体一次成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三维虚拟室内设计方案的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