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送短信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8864.1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6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贵;李旭升;曹雪峰;赵亚雄;郭玉光;宁溯;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275;H04M1/274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郭振兴;张杏珍 |
地址: | 0500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送 短信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短信作为一种便捷的通信方式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手机的一项重要业务。发送和回复短信更是用户使用手机业务经常进行的操作,特别是在收发群消息或过节时的祝福短信时,若收发短信的操作流程繁琐,则将会给用户带来不便。
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如下方法,主要包括:根据联系人所在的不同群组,为每个群组设置对应的体现收发双方关系的个性化内容;在编辑群发短信时将所述个性化内容插入到所述群发短信中,发送至选定的联系人。该方法通过在群发短信中加入丰富的个性化信息,使其尽量符合接收方的身份,体现收发双方的关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群发短信内容雷同的问题。通过设置联系人群组和个性化信息给用户群发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上述方法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为每个不同群组设置个性化内容过于复杂,操作上仍较为繁琐;并且现有方案仅针对群发送短信的情况提出了简化操作的方法,但仍存在回复群信息时操作过程繁琐、重发、漏发短信的问题等;此外,同时群发多个短信也占用大量系统资源,造成发送失败或无法进行其他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群发信息或群回复信息操作过程繁琐、重发或漏发短信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发送短信的方法。
一种发送短信的方法,包括:
监测来自发信终端的短信;
根据所述发信终端从属的联系人相关信息确定需要回复的短信,并将所述接收到的短信收录为已收待回短信;
在接收到用户从所述已收待回短信中选定的群发回复对象后,根据每个回复对象从属的联系人相关信息从预设的个性化内容模板库中查找匹配的内容模板;
将所述匹配的内容模板推荐给所述用户群发短信时使用。
一种发送短信的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来自发信终端的短信;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测模块监测到的发信终端从属的联系人相关信息确定需要回复的短信;
收录模块,用于将确定模块确定的需要回复的短信收录为已收待回短信;
选择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从所述收录模块收录的已收待回短信中选定的群发回复对象;
推荐模块,用于根据选择模块接收到的每个所述回复对象从属的联系人信息从预设的个性化内容模板库中查找匹配的内容模板,并将所述匹配的内容模板推荐给所述用户群发短信时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发送短信的方法和装置可以根据发信终端相关信息确定是否需要回复短信,并将确定的需要回复的短信收录为已收待回短信,故而可保证过滤到不需回复的短信,避免了例如重发或错发等不需要回复短信的情况,并且支持群发回复短信的同时,主动查找与回复对象的联系人相关信息相匹配的内容模板,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用户设置模板的技术问题,故而可以取得减少用户繁琐操作、可以群发回复信息和避免重复或错发短信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发送短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发送短信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发送短信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并且,以下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实施例的排列顺序及实施例的编号与其优选执行的顺序无关。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短信的方法,如同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终端监测接收到的来自发信终端的短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8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