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向粘弹性阻尼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9136.2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4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中;刘卫;徐青华;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弹性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向粘弹性阻尼器,属于阻尼减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阻尼减振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航天等领域。常见的阻尼器往往仅具有单向的阻尼减振能力,当受到其它方向载荷作用时,单向阻尼器的应用就会受到限制,需要组成平台,才能满足多方向的阻尼减振需求。实际工程中,多向阻尼器的应用范围更广。粘弹性材料是一种常用的阻尼材料,能够利用自身变形耗散振动能量,具有良好的阻尼减振性能。相比于拉压变形,当粘弹性材料发生剪切变形时,耗能能力更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三向粘弹性阻尼器,可以实现三个方向的阻尼减振,具有结构组成简单、安装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三向粘弹性阻尼器,包括:上阻尼层、下阻尼层、球头芯轴、外壳和球座;
球头芯轴的一端为外螺纹,另一端为球头;外壳为一个空心旋转体,内部为球面和圆柱面,球面一端的顶部开有通孔,圆柱面一端为内螺纹;
上阻尼层为半球壳状且顶部开有中心孔,上阻尼层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部球面粘接,上阻尼层的内表面与球头芯轴的球头粘接;
下阻尼层为半球壳状且其外表面与球座的内表面粘接,下阻尼层的内表面与球头芯轴的球头粘接;
上阻尼层和下阻尼层将球头芯轴的球头包裹在内,且上阻尼层与下阻尼层之间留有一定间隙;
球头芯轴的外螺纹的一端穿过上阻尼层顶部的中心孔以及外壳球面一端顶部的通孔,且球头芯轴的外螺纹的一端与上阻尼层顶部的中心孔以及外壳球面一端顶部的通孔之间均留有间隙;
球座与外壳内部的圆柱面一端螺纹连接;
下阻尼层的外表面与球座的内表面,还可通过球座与外壳的螺纹连接将球座的内表面与下阻尼层的外表面压紧连接。
一种三向粘弹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阻尼层、第二阻尼层、两个半球头芯轴、上壳体和下壳体;
第一阻尼层和第二阻尼层形状相同,均为半球壳状且顶部开有中心孔;
半球头芯轴的一端为外螺纹,另一端为半球头;
上壳体为空心旋转体且其内部为半球面,上壳体的顶部开有通孔,下壳体也为空心旋转体且其内部为半球面,下壳体的底部开有通孔,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外壳,
第一阻尼层和第二阻尼层将两个半球头芯轴对接在一起之后形成的球状球头包覆在内,半球头芯轴的外螺纹端通过第一阻尼层上的中心孔和上壳体上的通孔之后伸出,该半球头芯轴的半球头端的半球面与第一阻尼层的内表面粘接;另一个半球头芯轴的外螺纹端通过第二阻尼层上的中心孔和下壳体上的通孔之后伸出,该半球头芯轴的半球头端的半球面与第二阻尼层的内表面粘接;
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整体外壳将第一阻尼层和第二阻尼层包覆在内,上壳体的内表面与第一阻尼层的外表面粘接,下壳体的内表面与第二阻尼层的外表面粘接;
第一阻尼层的中心孔和半球头芯轴的外螺纹端之间留有间隙,上壳体的通孔和半球头芯轴的外螺纹端之间也留有间隙,第二阻尼层的中心孔和另一个半球头芯轴的外螺纹端之间留有间隙,下壳体的通孔和所述另一个半球头芯轴的外螺纹端之间也留有间隙。
第一阻尼层的外表面与上壳体的内表面之间,还可以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螺纹压紧连接;
第二阻尼层的外表面与下壳体的内表面之间,也可以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螺纹压紧连接。
所有阻尼层均采用粘弹性材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阻尼器,球头与外壳间可旋转,同时,球头芯轴可沿轴向产生运动,使阻尼层产生相应的拉压变形和剪切变形,具有三向阻尼减振能力(轴向、两个方向的旋转)。
(2)本发明阻尼器,在球头芯轴相对外壳、球座运动时,阻尼层与外壳、球座、球头芯轴分别形成相应的剪切面,具有阻尼效率高的特点。
(3)本发明阻尼器,结构组成简单,粘弹性材料事先加工成型,装配过程中无需灌注,易于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阻尼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阻尼器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阻尼器的另一种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向粘弹性阻尼器,如图1所示,包括:上阻尼层1、下阻尼层2、球头芯轴3、外壳4和球座5;
球头芯轴3的一端为外螺纹,另一端为球头;外壳4为一个空心旋转体,内部为球面和圆柱面,球面一端的顶部开有通孔,圆柱面一端为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未经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91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韩国纸的眼镜框
- 下一篇:窗口下沿坡面车体结构的车窗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