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感应炉冶炼镍基高温合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9172.9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赵鸿燕;王贺利;王伟;乔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1/03;C22C1/06;C22C19/03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感应炉 冶炼 高温 合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感应炉冶炼镍基合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镍基高温合金通常由真空感应炉冶炼,合金中含有大量的氮化物形成元素Cr、Al、Ti等,气体元素N、H在镍基合金中溶解度较高,从而从镍基合金液中脱除N、H较为困难。目前,真空感应炉冶炼镍基高温合金,一种方法是原料中配入一定的碳,通过较高真空下的碳脱氧反应来进行脱气精炼;另一种方法是延长精炼时间,并且在精炼期及合金化期多次冷冻处理镍基合金液,通过降低气体溶解度来脱气;这两种方法缺点是合金中最终的碳含量容易超标,且脱气反应的动力学条件差,脱气能力有限,冶炼时间长,通常产品中N含量大于70ppm,H大于2ppm。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真空感应炉冶炼镍基高温合金的方法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脱气效率高的真空感应炉冶炼镍基高温合金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在真空感应炉冶炼镍基高温合金时,创造有利于脱气反应的动力学条件,提高真空下合金液与气相的接触面积,提高气体元素N、H扩散速度的方法,通过真空感应炉炉底吹入高纯氩气,在合金液内形成氩气泡,由于气泡内N、H分压较低,合金熔体内溶解的N、H扩散进入氩气泡,在高真空条件下,氩气泡上浮排出,促进了脱气反应的进行。另外,上浮的氩气泡对合金液起到搅拌作用,增大了合金液比表面积,增强了精炼脱气效果。
首先在真空下熔化合金料,冶炼工艺包括熔化期、前精炼期,合金化期和后精炼期,在前精炼期熔融合金液具有一定脱氧的前提下,开始底吹氩气精炼,氩气流量0.4-0.5min/L,真空度小于5Pa,精炼温度1500-1550℃,精炼20-25分钟;合金化期停止吹氩,钢液降温后加入Al、Ti进行合金化;Al、Ti化清后,进入后精炼期,再次进行底吹氩气,精炼10-15分钟,温度1450-1500℃。精炼结束后,带电出钢浇铸成合金锭。
本真空感应炉冶炼镍基高温合金的方法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Ⅰ 按照配比将合金原料装入炉内;
Ⅱ 关闭炉盖抽真空,炉内压强不大于10Pa时,送电熔化炉料;
Ⅲ 熔化期,熔化速度≤1/2炉最大容量/小时;
Ⅳ前精炼期
炉料全部化清后,观察合金液面不再冒气泡,熔池表面平静后进入前精炼期。开始底吹氩气精炼,氩气流量0.4-0.5min/L,真空度不大于5Pa,精炼温度1500-1550℃,精炼20-25分钟;
Ⅴ合金化期停止吹氩,钢液降温至钢液面结膜,加入Al、Ti进行合金化;(加入量按照合金中Al、Ti百分含量进行计算)
ⅥAl、Ti化清后,进入后精炼期,再次进行底吹氩气,氩气流量0.4-0.5min/L,精炼10-15分钟,温度1450~1500℃。
Ⅶ充气
精炼结束后,关闭真空泵,停止抽真空。向炉内与锭模内充入氩气,氩气为0.2~0.3bar;(1bar=1大气压)。
Ⅷ终点合金化:加入B、Zr、稀土元素,加入Ni-Mg合金。
Ⅸ 3-4分钟后带电出钢浇铸成合金锭。
为使炉料在熔化过程中充分去气和熔化正常,不发生大喷溅,保证炉内高真空度,在步骤Ⅲ 炉料熔化时,一般熔化速度≤1/2炉最大容量/小时,可使钢在熔化过程由于真空的作用充分去除气体在步骤Ⅳ前精炼期底吹氩气精炼,是为了排除Al、Ti等元素加入后降低脱N能力的影响,使合金熔体在高真空下脱气后再进行合金化;步骤Ⅵ合金化后的底吹氩气精炼可进一步去除合金化过程带入的气体元素,使去气更彻底。
为了有效保护易挥发元素,在步骤Ⅶ中向炉内充入0.2~0.3个大气压的氩气。然后在步骤Ⅷ中加入Zr、Mg、稀土元素3~4分钟后立即出钢,保证这些元素收得率。
采用该方法在真空感应炉内冶炼镍基高温合金,合金冶炼期间可以不加碳,并且精炼时间为35-40分钟,就可以得到气体及碳含量均很低的镍基高温合金,可将合金中N降低到40ppm以下,H降低到2ppm以下。它主要应用于同时要求低碳及低气体含量的镍基高温合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91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