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光纤隔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9369.2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7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温晓东;宁提纲;裴丽;冯素春;郑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26 | 分类号: | G02B6/26;G02B6/2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隔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隔离器,适用于光纤通信、激光器、光器件领域。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除了承担信号传输的光纤之外,更重要而且也更复杂的就是各类有源和无源光器件的应用。对于无源的光器件,一般要求对信号有强的处理能力,并且低的插入损耗。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求光信号正向导通,反向截止,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无源光器件被称为光隔离器。这种器件在光信号正向传输时以极低的损耗通过,反向传输损耗极大,达到光隔离的目的。
传统的光隔离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法拉第旋转的非互易性。主要利用磁光晶体的法拉第效应。对于正向入射的信号光,通过起偏器后成为线偏振光,法拉第磁光晶体与外磁场一起使信号光的偏振方向右旋45°,并恰好使低损耗通过与起偏器成45°放置的检偏器。对于反向光,出检偏器的线偏振光经过放置介质时,偏转方向也右旋转45°,从而使反向光的偏振方向与起偏器方向正交,完全阻断了反射光的传输。理论上正向光无损耗,反向光完全截止,但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不可能达到这样理想的状态,但其特性优良:正向插入损耗低,反向隔离度高,回波损耗高。 其缺点也十分明显:首先,磁光晶体的加工难度大,成本高,而且体积也很大,在实用的隔离器中除了磁光晶体还需要耦合透镜,其作用是将光纤与磁光晶体的光路连接起来,这种透镜的制作同样面临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以及体积无法做的很小的难题。多级光学元件的串联导致光的损耗加大,表现在整个隔离器的插入损耗无法进一步降低。在如今对光器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任何器件的结构、成本、体积等的因素都有可能成为进一步推行全光通信的瓶颈。尤其在逐步走向光集成、光器件智能化等的光信息领域,传统隔离器的结构庞大、复杂、效率低、成本高亟需解决。
因此,目前的光隔离器面临的问题是:结构复杂、体积和重量大、制作难度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光隔离器的结构复杂、体积和重量大、制作难度大、成本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光纤隔离器,该隔离器包括单模光纤和渐变纤芯光纤。
各部分的连接方式为:单模光纤的一端与渐变纤芯光纤的较大纤芯的一端熔接。
光信号从单模光纤另一端输入为正向导通方向,从渐变纤芯光纤的较小纤芯的一端输入为反向截止方向。
所述的渐变纤芯光纤的制作方法为:将与单模光纤参数一致的光纤置与高温火焰中,置于火焰中的光纤长度为1 mm~2 cm,火焰温度为1000 ℃~1500 ℃,持续时间为30 s~20 min,然后沿加热区域中间切断后即得到两根渐变纤芯光纤。
这样制得的渐变纤芯光纤在加热区域纤芯中锗离子会向包层扩散,导致纤芯折射率变小,芯径变大。
将单模光纤弯曲成半径为R的圆环,有效增加该隔离器的反向隔离度,其中R=2 cm~10cm,圆环数量大于等于一个。
将多级隔离器结构串联以增加隔离度,包括单模光纤、第一至第N渐变纤芯光纤,其中N=2~100的整数。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相比传统基于磁光晶体和透镜的光隔离器,本发明以全光纤为基质,成本低,所用到的技术包括光纤的扩芯和熔接,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全光纤结构不仅使得可以与光纤链路低损耗的熔接,而且体积小、重量轻,利于集成。
附图说明
图1为全光纤隔离器。
图2为带有弯曲圆环的全光纤隔离器。
图3为串联结构的全光纤隔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方式一
一种全光纤隔离器,如图1,该隔离器包括单模光纤1和渐变纤芯光纤2。
各部分的连接方式为:单模光纤1的一端与渐变纤芯光纤2的较大纤芯的一端熔接。
光信号从单模光纤1另一端输入为正向导通方向,从渐变纤芯光纤2的较小纤芯的一端输入为反向截止方向。
所述的渐变纤芯光纤2的制作方法为:将与单模光纤1参数一致的光纤置与高温火焰中,置于火焰中的光纤长度为1 mm~2 cm,火焰温度为1000 ℃~1500 ℃,持续时间为30 s~20 min,然后沿加热区域中间切断后即得到两根渐变纤芯光纤2。
这样制得的渐变纤芯光纤2在加热区域纤芯中锗离子会向包层扩散,导致纤芯折射率变小,芯径变大。
实施方式二
一种全光纤隔离器,如图2,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93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山葵试管苗离体茎尖包埋干燥超低温保存及再生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导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