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机气缸孔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19655.9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9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高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2 | 分类号: | B23P6/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沈毅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气缸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柴油机气缸孔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机体是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几体每一缸的气缸孔有上孔和下孔构成,而气缸孔下孔磨损是机体失效的主要原因,由于气缸孔的磨损,造成孔径变大,机体不能正常使用。有时由于机体发生故障,如发动机连杆断裂,打坏气缸孔下孔也会造成机体无法使用而报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柴油机体气缸孔易磨损,造成机体报废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机气缸孔修复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油机气缸孔修复方法,包括微磨检修工艺、补缺工艺和重磨检修工艺,微磨检修工艺主要采用电刷镀工艺,补缺工艺主要采用焊接工艺,重磨检修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安装→定位→镗孔→制套→填塞→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微磨检修工艺应用于气缸孔轻微磨损,孔径磨损量小于等于0.5mm以内的情况,采用电刷镀工艺,结合钳工手工进行检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补缺工艺应用于气缸孔受外力打击,造成局部缺损的情况,根据机体材料,采用焊接工艺,结合钳工手工进行检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重磨检修工艺应用于气缸孔严重磨损,孔径磨损量大于0.5mm以上的情况,采用流程式检修工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安装步骤包括:首先调整机体气缸孔在落地镗床上的位置,使机体气缸孔安装面与落地镗床镗排相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定位步骤包括:在镗排上安装固定百分表,以气缸孔上孔为基准找正该缸气缸孔的中心位置并使机体固定,固定好后对上述两个步骤再校调一次,防止机体压紧后位置发生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镗孔步骤包括:在镗排上安装刀具,对该缸气缸下孔进行镗孔,加工尺寸至?336 mm,必须保证加工孔的圆度不超0.02 mm,测量加工孔的实际尺寸并作好记录,机体仍在落地镗床上保持原位置不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制套步骤包括:在车床上加工与机体相同材料的嵌套,外径根据上述加工孔的实际尺寸,按0.16mm过盈量加工嵌套的外圆尺寸,要求外圆尺寸圆度不超0.02 mm,内径尺寸比机体气缸下孔原设计尺寸小0.5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填塞步骤包括:在嵌套的外圆上涂环氧树脂厌氧胶,冷冻入机体加工孔,固化一周后再将嵌套内径加工至?226 。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检测步骤包括:加压泵水检查气缸下孔修复处,确保不泄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检修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机体气缸孔的检修质量,减少发动机运行故障,对于气缸孔磨损严重的机体,运用该检修工艺可以避免机体报废,延长使用寿命,具有明显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柴油机气缸孔修复方法,包括微磨检修工艺、补缺工艺和重磨检修工艺,微磨检修工艺主要采用电刷镀工艺,补缺工艺主要采用焊接工艺,重磨检修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安装→定位→镗孔→制套→填塞→检测。
微磨检修工艺应用于气缸孔轻微磨损,孔径磨损量小于等于0.5mm以内的情况,采用电刷镀工艺,结合钳工手工进行检修。
补缺工艺应用于气缸孔受外力打击,造成局部缺损的情况,根据机体材料,采用焊接工艺,结合钳工手工进行检修。
重磨检修工艺应用于气缸孔严重磨损,孔径磨损量大于0.5mm以上的情况,采用流程式检修工艺。
安装步骤包括:首先调整机体气缸孔在落地镗床上的位置,使机体气缸孔安装面与落地镗床镗排相垂直。
定位步骤包括:在镗排上安装固定百分表,以气缸孔上孔为基准找正该缸气缸孔的中心位置并使机体固定,固定好后对上述两个步骤再校调一次,防止机体压紧后位置发生变化。
镗孔步骤包括:在镗排上安装刀具,对该缸气缸下孔进行镗孔,加工尺寸至?336 mm,必须保证加工孔的圆度不超0.02 mm,测量加工孔的实际尺寸并作好记录,机体仍在落地镗床上保持原位置不动。
制套步骤包括:在车床上加工与机体相同材料的嵌套,外径根据上述加工孔的实际尺寸,按0.16mm过盈量加工嵌套的外圆尺寸,要求外圆尺寸圆度不超0.02 mm,内径尺寸比机体气缸下孔原设计尺寸小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9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漂浮平台的摆式海浪能利用装置
- 下一篇:近距离式生物识别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