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窑炉用生物质颗粒气化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0048.4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3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韦科华;韦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新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8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东***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窑炉用 生物 颗粒 气化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物料气化制取燃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将生物质固态物料经过碳化或者焦化的气化工艺制取燃气,并对气化生成的可燃气体经行净化处理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生物质资源丰富和世界各地对新能源的迫胁需求,使生物质资源的开发成为近年来新能源建设的一个热门课题。为了使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对生物质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将生物质原料气化生成可燃气体来替代传统的天然气,以获得清洁能源,生物质气化技术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生物质气化技术是将生物质在缺氧状态下加热裂解气化,使碳、氢、氧等元素转变成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可燃性气体,除去灰分、焦油、液体等杂质后获得使用方便、清洁的燃气。现有的生物质气化设备如“柴草桔杆气化炉”(专利公告号为CN2591040Y,公告日为2003年12月10日),该炉包括有炉膛、炉篦、灰仓、炉膛进风口、进气匀压室、燃气的集气室构成的炉体和净化器,炉膛与外界之间的隔热层为夹层结构的气室,净化器由套管冷凝器和排管冷凝器串联后装在水箱内构成;套管冷凝器由一下端开口的小管装在大管内构成,小管的上部设有伸出大管外的进气口,大管设有出气口和排液口;排管冷凝器由上气室和下气室及连通该上气室和下气室的多根冷凝管构成,上气室设有进气口,下气室设有出气口和排液口。这类气化炉经过本申请人的长期使用,发现它们在投料、鼓风、排渣、净化等环节上处理的手段都比较粗糙,结构设置仍不够合理,存在燃烧条件不稳定、加料不方便、出气和产量不均匀、产气量小的问题,无法进行工业应用,尤其是难以满足窑炉等需要稳定的、足量的洁净能源的工业化设备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窑炉用生物质颗粒气化发生器,这种窑炉用生物质颗粒气化发生器可以解决燃烧条件不稳定、加料不方便、出气和产量不均匀,难以满足窑炉生产需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窑炉用生物质颗粒气化发生器包括有炉膛、炉篦、灰仓、炉膛进风口、进气匀压室构成的炉体和净化器,所述炉体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净化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净化器内部设置有气室,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安装有电动进料阀,所述电动进料阀连接有料斗,所述电动进料阀的下方设置有电动闸阀;所述灰仓内置有螺旋杆,所述螺栓杆与设置于所述炉体外部的动力机相连接,所述灰仓的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灰仓的壁体上开设有与外部相连通的点火口;所述炉体的出气口和所述净化器的进气口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有喷淋旋风室,所述喷淋旋风室的上部设有冷却液的喷头,所述喷淋旋风室外围设有水冷室,所述喷淋旋风室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净化器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旋风室,所述旋风室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旋风室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由金属网和制冷管装在封闭的外壳内构成的分离器,所述制冷管与置于所述分离器外的压缩机相连通,所述外壳设置有出气口和排液口,该出气口连接有燃气输出管;所述炉膛的外壁和所述炉体的出气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进料和控制进风的控制器的控制信号端相连接;所述排渣口、所述点火口和各所述排液口均置于水封池内。
上述窑炉用生物质颗粒气化发生器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炉膛的上部为圆筒状,所述炉膛的下部为倒锥形的筒体,所述筒体的高度与所述炉膛的高度的比例为1.25~3:10,所述筒体的筒底内径与所述炉膛上部内径的比例为3.75~6.65:10;所述炉膛进风口为开设于所述筒体上的孔径为1~3厘米的圆孔,所述筒体上开设有8个以上的所述圆孔,所述炉膛进风口高于所述炉篦的高度H为10~20厘米。所述净化器的气室具有上气室和下气室,所述上气室和所述下气室之间连接有多根倾斜的冷凝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新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新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0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