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0854.1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3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徐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下兵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008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的密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蓄电池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铅酸蓄电池极柱的密封,通常采用以下方法:①通过压缩软质橡胶密封圈,如Ο型圈、矩形圈等达到机械密封的目的;②直接将胶粘剂,如环氧树脂、聚氨酯胶等灌入密封部位达到胶粘剂密封的目的;③在电池盖上密封部位内嵌入铅套,再将铅套和相应极柱焊接,从而达到铅套密封的目的。采用直接将胶粘剂灌入密封部位达到胶粘剂密封的目的是一种常见解决方案。但是实际使用表明,由于这些方案中极柱胶与电池极柱密合面的长度较短,造成密封结构的密封强度较差,密封效果不够好,蓄电池电解液渗漏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密封装置,可以克服现有密封装置中不能有效阻止电池内的硫酸沿电池极柱侧面爬升泄露,密封效果不理想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蓄电池密封装置,包括电池极柱、电池盖、密封圈、垫圈、螺母和极柱胶。在所述电池极柱上依次套装电池盖、密封圈、垫圈、螺母,所述螺母为外螺纹螺母,与所述电池盖上的内螺纹啮合。所述电池极柱、螺母和电池盖形成空腔。所述螺母的内径大于所述电池极柱的外径,形成与上述空腔连通的间隙,所述极柱胶填充在所述的空腔和间隙内;所述螺母的内壁上挖有至少一个环状沟槽,用于增大所述的间隙。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间隙宽为2至5毫米,高为3至10毫米。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螺母上面和其内侧面所形成的棱加工成圆弧形,用于增大所述间隙的入口。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为O形密封圈。
本发明的蓄电池密封结构中,极柱胶与电池极柱密合面的纵向长度为h1加上所述间隙的高度h2,延长了极柱胶与电池极柱密合面纵向途径的长度,从而可以有效阻止电池内的硫酸沿电池极柱侧面爬升泄漏,延长电池的充放电寿命;螺母的内壁上挖有至少一个环状沟槽,可以有效延长极柱胶与电池极柱、螺母内侧面的密合面有效长度,防止酸液从各个途径爬升泄漏,同时,所设的沟槽可以使所述极柱胶和电池极柱、螺母更好地紧密结合,大大减小了铅与硫酸之间的表面张力,使得铅与硫酸界面由润湿型转变为不润湿,有效杜绝了爬酸路径,加强了密封的效果;螺母上端和其内侧所形成的棱加工成圆弧形,增大了所述间隙的入口,使得加工时将所述极柱胶填充进所述间隙时比较容易,间隙中的气体也更容易排出,密封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密封装置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中,内嵌铜锌件2的电池极柱1上依次安装电池盖3、矩形密封圈4、垫圈5、螺母6。所述电池极柱1、螺母6和电池盖3形成空腔,螺母6的内孔直径应大于蓄电池极柱的直径,从而在蓄电池极柱1与螺母6之间形成一段与空腔连通的环形间隙,该间隙的宽为2~5mm,高为3~10mm;所述极柱胶7充盈在空腔和环形间隙内,形成胶密封,由于本发明增加了间隙,使胶密封的密封高度由原来的h1增加到现在的h2,大大增强了密封的效果。
此外,螺母6的内孔为二层阶梯孔,上部孔径大于下部孔径,对于下部内孔直径,仅要求与极柱外径相适应,满足通常装配尺寸即可,上部内孔直径大于电池极柱1直径,形成一定间隙;同时,所述电池极柱1的外壁上挖有多个环状沟槽(为方便密封胶灌注进来,加工时可以保留退刀槽)8,使得带有环状沟槽8的电池极柱1和螺母6的内孔所围成的间隙的宽为2~5mm,高为3~10mm。该设计结构无需通过螺母内径大于极柱外径形成间隙,故螺母6的内孔直径只需满足通常的装配要求,保证密封胶能够顺利地灌注进沟槽,不产生气泡,略大于电池极柱直径即可。同时,螺母6上端面和其内孔侧壁所形成的棱可加工成倒圆、倒角或其他类似结构,以增大密封胶7流入沟槽8时的入口,使密封胶能够顺利地灌注进间隙,不产生气泡;密封胶7充盈于空腔和间隙内,使胶密封的密封高度由原来的h1增加到现在的h2,增强了密封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下兵,未经徐下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08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化剂分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前翼传动机构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