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尘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1468.4 | 申请日: | 201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5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睿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睿涵 |
主分类号: | B01D49/00 | 分类号: | B01D4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尘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烟尘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工厂中的排烟系统,需要将生产过程中的废气经过一定的处理排入大气中,而废气中的粉尘颗粒往往不能够去除干净,不仅污染了环境,一些烟尘中还留存有一定量的原料,如果不进行回收,势必会造成浪费,不利于工厂的发展。
除尘是从含尘气体中去除颗粒物以减少其向大气排放的技术措施。目前,一般的含尘工业废气产生于两种方式,一种是固体物质的粉碎、筛分、输送、爆破等机械过程,另一种是燃烧、高温熔融和化学反应后产生的。第一种的烟尘含有粒度大、化学成分与原固体物质相同的粉尘,第二种的烟尘含有粒度小、化学性质与生成它的物质有别的烟尘。虽然改进生产工艺和燃烧技术可以减少颗粒物的产生,但是仍然需要除尘设备控制已经产生的粉尘和烟尘。
现有的除尘设备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过滤除尘器和洗涤除尘器等。机械除尘器依靠机械力将尘粒从气流中除去,其结构简单,设备费和运行费均较低,但除尘效率不高;电除尘器利用静电力实现尘粒与气流分离,常按板式与管式分类,特点是气流阻力小,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但投资较高,占地面积较大;过滤除尘器使含尘气流通过滤料将尘粒分离捕集,分内部过滤和表面过滤两种方式,除尘效率一般为90%~99%,不适用于温度高的含尘气体;洗涤除尘器用液体洗涤含尘气体,使尘粒与液滴或液膜碰撞而被俘获,并与气流分离,除尘效率为80%~95%,运转费用较高。
传统的除尘过程中,通常结构复杂,除尘效率不高,而且占地面积大,运行与维护费用高,尤其是洗涤型除尘,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生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尘回收装置,结构简单,运行与维护费用低廉,减少了除尘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二次污染。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烟尘回收装置,包括烟道、进水口、出水口、进烟口、出烟口、回收室和冷却层,所述的冷却层环绕覆盖在烟道的外表面,所述的进烟口和出烟口分别设置在烟道的两端,所述的进水口设置在烟道的上方并与冷却层连接,所述的出水口设置在烟道的下方并与冷却层连接,所述的回收室设在烟道的下方并与烟道连接。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烟尘回收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回收室上方还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与烟道连接。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烟尘回收装置的又一种改进,所述的出水口对称设在回收室的两侧并与冷却层连接。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烟尘回收装置,通过设置的冷却层,可以将烟道的外表面环绕全面覆盖,增加了冷却面积,提高了除尘滤;通过设置的回收室,可以将烟尘中回收的粉尘进行回收处理,对于原料型的粉尘更是可以进行二次生产,节约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的隔板,可以保证烟道内烟的运行顺畅,避免除尘过程中,烟进入回收室内,对回收室进行污染。本发明结构简单,只需要冷水在冷却层内循环降温即可除尘,避免了水与烟的接触,不需要再对除尘后的水进行再处理,减少了除尘的工序,防止了烟尘对水的污染,同时也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而冷却水经过循环后只需再进行降温即可循环往复利用,成本低廉,降低了生产成本,符合现代企业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烟道,2、进水口,3、出水口,4、进烟口,5、出烟口,6、回收室,7、隔板,8、冷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烟尘回收装置,包括烟道1、进水口2、出水口3、进烟口4、出烟口5、回收室6和冷却层8,所述的冷却层8环绕覆盖在烟道1的外表面,所述的进烟口4和出烟口5分别设置在烟道1的两端,所述的进水口2设置在烟道1的上方并与冷却层8连接,所述的出水口3设置在烟道1的下方并与冷却层8连接,所述的回收室6设在烟道1的下方并与烟道1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回收室6上方还设有隔板7,所述的隔板7与烟道1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出水口3对称设在回收室6的两侧并与冷却层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睿涵,未经杨睿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14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