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2571.0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4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光;园田孝三;冈田敏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来自LED发光部的光朝向下方照射的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照明器具,该照明器具具备圆盘状的器具主体、以圆环状配置于器具主体的多个LED发光部、以及在器具主体的中央部形成的大致圆锥形状的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具备安装于器具主体的灯罩、以及设在该灯罩的外侧且用来将该灯罩固定于器具主体的罩体。
专利文献1:实用新型登记第3165661号公报(图1、段落0017、0018)
在专利文献1中,将由LED发光部产生的热向外部释放而进行散热,器具主体的外侧的厚度薄而具有产生美感的外观结构,能够容易进行LED发光部的更换,且不污染环境。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在器具主体的中央部设有大致圆锥形状的壁,所以当从地面侧观察灯罩时,灯罩的中央部看起来较暗,灯罩整体产生亮度不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亮度不匀的照明器具。
本发明的照明器具具备:器具主体;安装部,用来将上述器具主体安装到天花板面;多个LED发光部,设在上述器具主体的周边部;电源部,向上述各LED发光部供电;以及罩,安装于上述器具主体,将上述各LED发光部覆盖;上述各LED发光部具有透镜;上述透镜是将光配光到上述罩的中央部的广角透镜。
此外,优选的是,对于上述器具主体和上述罩之间的距离而言,上述器具主体的上述周边部相对于上述器具主体的中央部设置在距离更近的位置。
此外,优选的是,该照明器具具有盖部件,该盖部件将在上述器具主体的上述中央部设置的上述安装部的上述罩侧覆盖。
根据本发明的照明器具,起到能够防止亮度不匀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垂直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周围的局部剖开垂直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变形例的垂直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其他变形例的垂直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亮度分布曲线图。
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亮度分布曲线图。
图9是在比较例中使用的照明器具的亮度分布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进行说明。在全部附图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赋予相同的参照标记而省略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具备:安装于天花板(参照图2)90的器具主体11,在器具主体11的地面侧设置的地面侧凸部12,以及在器具主体11的地面侧呈环状设置的多个LED发光部13。
照明器具10具备:收容于地面侧凸部12、用来将器具主体11安装于天花板90的安装部14,和收容于地面侧凸部12、向各LED发光部13供电的电源部(参照图2)15。
照明器具10具备以将各LED发光部13覆盖的方式安装于器具主体11的罩16。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0中,对于器具主体11和罩16之间的距离而言,器具主体11的周边部相对于器具主体11的中央部设置得距离更近。
在照明器具10中,各LED发光部13具有透镜17。透镜17是将光向罩16的中央部配光的广角透镜。这里所述的广角透镜,是指通过与作为半导体发光元件的LED封装进行组合、能够以比作为LED封装的特性而具有的配光角更广的配光角来放射光的透镜。
照明器具10中,在地面侧凸部12的中央部设有用来操作安装部14的孔部18,并具备将孔部18封闭的盖部件19。
照明器具10中,在孔部18的侧部安装有夜灯20,该夜灯20设有将遥控信号受光的未图示的受光元件。
器具主体11采用厚度薄的压铸(die cast)部件等形成为圆板形。在器具主体11的地面侧的外缘部,安装有用来阻止罩16转动的多个罩卡合部21。
LED发光部13具有将圆周4分割那样分离的圆弧形状的LED基板22,在LED基板22的地面侧,将内周侧的多个LED 23及外周侧的多个LED 24沿着LED基板22封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2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肟菌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印刷机的油墨供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