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蓄水腔地漏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2582.9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6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虞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虞吉伟;谢伟藩 |
主分类号: | E03C1/284 | 分类号: | E03C1/284;E03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水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封地漏尤其涉及一种带蓄水腔地漏。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的水封地漏大多数因为水封量很少容易干涸,从而不能隔臭。
参阅图1,现有普通的水封地漏包括地漏盖1,地漏座4,地漏盖1上有流水槽3及水封罩2,地漏座4上有外壳5与水封管6,地漏盖1盖在地漏座4上,在外壳5与水封罩2之间有水腔A,在水封罩2与水封管6之间有水腔B,水腔A与水腔B相连通;
当地面有水时,水流从流水槽3流向水腔A,再流向水腔B,然后流向水封管6内并最终排出地面,平时水腔A与水腔B内都存有水,用于隔绝污管内污气流向室内,但水腔A内的水会渐渐通过流水槽3挥发掉,虽然水腔B内的水会渐渐流向水腔A,但由于水腔A与水腔B内的水量都很少,所以还是会很快挥发掉,当水位低于水封罩2下端时,污管内的污气就会流向室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蓄水腔地漏,它有较大的水封存量,不太容易干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带蓄水腔地漏,包括地漏盖、地漏座,所述地漏盖上有流水槽及水封罩,所述地漏座上有水封管,所述地漏盖盖在所述地漏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座有内壳与外壳,在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有蓄水腔,在水封面以上的所述地漏座上有通气孔,所述内壳的下端低于水封面;
作为本发明带蓄水腔地漏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内壳的下端不高于所述水封罩的下端;
作为本发明带蓄水腔地漏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通气孔在所述内壳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水封存水量大,隔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普通的水封地漏在平时常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带蓄水腔地漏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在平时常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带蓄水腔地漏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在排水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带蓄水腔地漏的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在平时常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带蓄水腔地漏的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在排水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参阅图2,本发明的带蓄水腔地漏包括地漏盖1,地漏座4,地漏盖1上有流水槽3及水封罩2,地漏座4上有内壳7与外壳5及水封管6,内壳7上部有通气孔8,地漏盖1盖在地漏座4上,在内壳7与水封罩2之间有水腔A,在水封罩2与水封管6之间有水腔B,在内壳7与外壳5之间有蓄水腔C;
其中,内壳7的下端与水封罩2的下端相平,水腔A与水腔B及蓄水腔C互相连通;
参阅图3,当地面有水时,水流从流水槽3流向水腔A,再流向水腔B,然后流向水封管6内并最终排出地面,由于内壳7上部有通气孔8,所以在地面排水时蓄水腔C内的水位也会有所升高,当排水结束时水位又会下降,即蓄水腔C内的水是活动的,不至于成为死水;
平时水腔A与水腔B及蓄水腔C内都存有水,用于隔绝污管内污气流向室内,水腔A内的水会渐渐通过流水槽3挥发掉,由于蓄水腔C内上部只有小小的二个通气孔8与外界相通,所以蓄水腔C内从通气孔8处挥发的水量极少,蓄水腔C内的水几乎全部可以用于补充给水腔A,又由于蓄水腔C内的存水量相对较大,所以不太容易干涸。
具体实施方式二
对比参阅图2与图4,对比参阅图3与图5,本具体实施方式二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本具体实施方式二中的地漏盖1的面盖尺寸要比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地漏盖1的面盖尺寸大,及地漏座4的内壳7的形状有所变化,内壳7上部的通气孔8位置有所不同,但主要的用于蓄水的蓄水腔C没有变化,所以本具体实施方式二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本防挥发原理没有变化,有这里不再重复途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虞吉伟;谢伟藩,未经虞吉伟;谢伟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25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