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豌豆EMS突变体库构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2839.0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2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郝俊杰;张晓艳;万述伟;崔潇;李红卫;杨涛;宗绪晓;仇世佐;王军伟;王珍青;孙吉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H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豌豆 ems 突变体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豌豆EMS突变体库构建的方法,属于农业育种领域。
背景技术
豌豆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豆类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亿亩,在农作物轮作倒茬、畜牧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随着鲜食豌豆、淀粉加工、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种植结构的调整,豌豆产品收购价格上升,产值明显提高,使广大农户种植生产的积极性显著增加。冬季鲜食豌豆生产中肥料使用少、农药残留低等特点使其成为高端的绿色蔬菜,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丰富人民菜篮子工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化学诱变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诱变作用专一性强等特点,是一种迅速发展的育种途径。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ame sulfonate,EMS)是一种良好的化学诱变剂,目前已成为在作物诱变育种中应用最广泛、应用效果最好的一种化学诱变剂。化学诱变始于20世纪初。Morgan(1910),Mc-Dongal(1911),Bauer(1916),Sacarov(1936)等相继发现了化学物质能提高果蝇及某些微生物的突变率,1943年Ochlkers用脲脘处理月见草以后,化学药剂的诱变作用得到肯定。1967年Nilan用硫酸二乙脂(DES)处理大麦种子,育成了产量高、茎秆矮、抗倒伏的品种,开创了化学诱变在农作物育种上应用的先河。近几年来,国内外在诱变育种中应用诱导冬小麦、大豆、玉米、大麦、水稻等均获得了重大成就。中国农业科学院石家庄现代化研究所曾利用EMS处理冬小麦,M2代变异率达到15.7%以上,获得9个早熟、矮秆突变系,比原品种增产2.8%~20.5%;陈绍江等采用含有石蜡油的花粉诱变获得高油玉米突变体。王英培等用EMS处理大豆,筛选出一批高蛋白(45%~50%)、高亚油酸(60%以上)、低亚麻酸的优良突变系。据不完全 统计,国际上已有61个国家利用化学诱变在164种植物上育成2277个品种,但在豌豆上没有相关技术。本研究由农业部948项目:豌豆突变体库与普通菜豆抗逆资源引进与利用项目编号:2012-Z52资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豌豆EMS突变体库构建的方法,为豌豆基因遗传分析及功能基因研究奠定了材料基础,为该品种的改良提供了重要的育种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豌豆EMS突变体库构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蒸馏水浸泡豌豆种子4小时;
(2)以100mM K3PO4,pH7.5作为缓冲液,配制质量体积比0.7%EMS溶液;
(3)用配好的EMS在室温下浸泡种子,轻轻震荡8小时,转速20rpm/min;
(4)用大量蒸馏水连续充分冲洗种子至无气味;
(5)将洗好的种子称为M1代种子直接播于土壤中,待种子成熟后,单株收种,这些种子称为M2代;
(6)M2代每株取5粒种成株系,单株记载相关性状;
(7)群体诱导。
所述相关性状为株高增高、分枝增多即5-6个、花器官外露、双花、叶片及荚表面蜡质缺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对豌豆EMS诱导浓度和时间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归纳出豌豆EMS诱导的最佳时间和浓度处理,搭建出豌豆EMS诱导的技术平台,可以重复实施。利用该方法,对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中豌6号进行了诱变处理,获得2687个M2株系,并鉴定出株型、叶色和花等多种类型的突变体,为豌豆基因遗传分析及功能基因研究奠定了材料基础,为该品种的改良提供了重要的育种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1.供试材料
中豌6号。
2.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时间点,4个浓度,1个清水对照。
每个处理用100粒种子。所用缓冲液体积为100ml。
3.试验方法
3.1用蒸馏水浸泡豌豆种子4小时;
3.2以100mM K3PO4,pH7.5作为缓冲液,配制质量体积比0.3%,0.5%,0.7%和0.9%的EMS溶液;
3.3用配好的EMS在室温下浸泡种子,轻轻震荡(20rpm/min)4、6、8、10和12小时;
3.4用大量蒸馏水连续充分冲洗种子至无气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2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