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单离子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3926.8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9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彬;史东洋;聂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28 | 分类号: | C08F220/28;C08F212/14;C08F290/06;C08F293/00;C08J5/18;C08L33/14;C08L25/18;C08L51/00;C08L53/00;H01M10/0565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夏惠忠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离子 电解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和电化学技术领域,涉及聚合物单离子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和输出电压高、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航天、电动车辆等领域。目前,商业化二次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主要由导电盐(如六氟磷酸锂,LiPF6)、有机碳酸酯溶剂(如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乙烯碳酸酯(EC)等)、以及必要的功能添加剂(如SEI成膜剂、抗过冲添加剂、阻燃剂、LiPF6稳定剂等)组成(Chemical Review,2004,104,4303;Journal ofPower Sources,2006,162,1379)。但该非水电解液体系中,有机碳酸酯的易燃和易挥发性,是目前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安全隐患(如燃烧,爆炸,泄漏等)。导电盐LiPF6具有对热不稳定性和易于水解等固有的理化性能缺陷,是导致锂离子电池在高温区(如>55°C)性能快速劣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液体电解质相比,聚合物电解质具有可抑制枝晶的生长、降低电解质与电极间的反应活性、安全可靠、易于加工等优点,被认为是克服目前液体电解质缺陷,改善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新型电解质材料。常见的聚合物电解质主要分为二类。
一类是由高分子化合物与导电盐(无机或有机锂盐)组成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有聚环氧乙烯(PEO)、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偏氟乙烯(PVdF)等,导电盐则主要为LiPF6、高氯酸里(LiClO4)、四氟硼酸锂(LiBF4)、三氟甲基磺酸锂(LiOSO2CF3)、双(三氟甲基)亚胺锂(LiN(SO2CF3)2,LiTFSI)等。为了降低聚合物的结晶度,提高电解质的电导率,有时也会掺杂一些无机纳米粒子或有机增塑剂。因此,依据形态这类电解质又可区分为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和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现有技术中,已有大量研究工作是围绕这类聚合物复合电解质材料展开的(如CN102324559,CN102318125,CN102306832,CN102117932,CN102064340,CN102005611,CN101901938,CN101735589,CN101466750,CN1320979,CN101130587,CN102324561等)。但是该类电解质中,锂盐是由锂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组成,各类锂盐在掺入聚合物基体后会发生离解,形成锂离子、阴离子和离子对。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阴、阳离子将会分别向阳极和阴极迁移,由于锂离子的电荷密度大,迁移速率慢;而阴离子则迁移较快,从而导致电解质中出现浓度梯度,产生与外加电场相反的极化电势,其结果会导致材料的离子电导率随时间而迅速衰减,显著降低电池的能量效率。大多数SPE的锂离子迁移数t+在0.2~0.5之间,有的甚至小于0.1,这大大限制了SPE的应用。
聚合物单离子电解质是另一类聚合物电解质。聚合物单离子电解质是指将阴离子固定在聚合物主链上,仅有阳离子发生迁移。对于聚合物单离子导体而言,锂离子迁移数t+基本上为1。与前述的复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相比,由于其阴离子被固定在聚合物主链上,在充放电过程中不会因为阴阳离子迁移速度不同而产生浓差极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39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MAC层数据通信的SOHO路由器快速配置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