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开闭式玻璃天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23941.2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7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康晓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冠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康晓洋 |
主分类号: | B60J7/16 | 分类号: | B60J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辉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开闭 玻璃 天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玻璃天窗领域的自动玻璃天窗装置,具体是一种可实现良好防水效果的开闭式玻璃天窗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玻璃天窗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既能防水又能实现开闭的玻璃天窗问题。传统的玻璃天窗经常设计为封闭性的,不能打开。少数开闭式的天窗在防水设计的部分遇到了较大困难,防水设计的成本太高,不适合实际应用。
中国申请号CN 201020173616.6,申请公开号CN 201704890U,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开闭式天窗,该装置增加了驱动机构,可以根据环境情况,自动开启和关闭窗户,始终保持室内的通风,保证了室内空气质量,并且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人们生活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但是在防水方面没有明显的防护设计。
中国申请号CN 201020696007.9,申请公开号CN 201972323U,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天窗,该装置采用电动开窗器,可以方便控制天窗的开启和关闭,从而能够充分满足室内通风透光的需求;透光玻璃与玻璃附框之间设置的密封胶条,以及玻璃附框与天窗固定框之间设置的密封胶条能有效减少渗水和漏水情况的发生。但是这种防水设计会因为胶条的老化等问题面临防水性变差的问题。
综上,虽然玻璃天窗装置得到了一定的研究,但是文献中未见报道可实现良好防水效果的开闭式玻璃天窗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水开闭式玻璃天窗装置,可以通过该装置简单方便的长期实现良好防水效果的开闭式玻璃天窗。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下部天窗、上部天窗、旋转机构、天花板、下部保护罩、上部保护罩。
所述的下部天窗是指在天窗整体结构中处于相对较下位置的天窗部分,下部天窗的顶部具有防水的突起装置。
所述的下部天窗的顶部突起装置的高度为0.1-10厘米。
所述的下部天窗的长度为0.2-10米。
所述的上部天窗是指在天窗整体结构中处于相对较上位置的天窗部分,上部天窗的顶部具有防水的突起装置。
所述的上部天窗的顶部突起装置的高度为2-30厘米。
所述的上部天窗的长度为0.2-12米。
所述的旋转机构是指用来旋转下部天窗与上部天窗的装置,旋转方向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
所述的旋转机构的旋转角度为0-360度。
所述的下部保护罩是指在天窗的地面周围设置的包围天窗的突起装置,可以防止水流入天窗。
所述的下部保护罩的高度为1-60厘米。
所述的上部保护罩是指在下部天窗与上部天窗的侧面,用来防止水进入的装置。
所述的上部保护罩的高度超过下部天窗与上部天窗的距离为0.1-20厘米。
所述的上部保护罩伸入到下部天窗与上部天窗上面空间的距离为1-30厘米。
当需要打开天窗时,旋转机构首先把下部天窗向下旋转直到所需要的角度,然后旋转机构再把上部天窗向下旋转直到所需要的角度,实现天窗的打开。打开天窗时,如果是向上旋转,则打开顺序为先打开上部天窗,再打开下部天窗。当需要关闭天窗时,旋转机构首先把上部天窗向上旋转直到所需要的角度,然后旋转机构再把下部天窗向上旋转直到所需要的角度,实现天窗的关闭。关闭天窗时,如果是向下旋转,则关闭顺序为先关闭下部天窗,再关闭上部天窗。由于设置有下部保护罩,所以地面的水不会流入到天窗里面。天窗的侧面又有上部保护罩保护,可以防止水从侧面进入天窗。
综上,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使用下部天窗、上部天窗与下部保护罩、上部保护罩实现良好防水效果的开闭式玻璃天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防水开闭式玻璃天窗装置包括:下部天窗1、上部天窗2、旋转机构3、天花板4、下部保护罩5、上部保护罩6。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部天窗1是指在天窗整体结构中处于相对较下位置的天窗部分,下部天窗的顶部具有防水的突起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部天窗1的顶部突起装置的高度为0.1-10厘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部天窗1的长度为0.2-1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冠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康晓洋,未经新昌县冠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康晓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3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蛇油癣膏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肝阳偏亢型白内障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