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腔道模型及泌尿系统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4819.7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3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黄赤兵;胡文刚;王瑨;肖亚;冯嘉瑜;徐晓婷;张艮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000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腔道 模型 泌尿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体腔道模型,还涉及一种泌尿系统模型。
背景技术
人体腔道模型是医学模型的一种,主要用于医疗教学、科研和操作训练等活动中。
现有的人体腔道模型一般采用不透明橡胶制成,为单层结构,这种模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不便。
首先,由于模型是不透明的,在操作过程中,从模型外无法观察到各种器械在模型内的情况,不便于实施指导。其次,单层结构的模型不足以模拟人体内部腔道的真实情况,无法在科学实验中真实地模拟人体内部环境。
由以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人体腔道模型,以便于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从外部观察到模型内各种器械的操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腔道模型和一种泌尿系统模型,以实现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从外部观察到模型内部各种器械的操作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体腔道模型,包括外层结构、套设于所述外层结构内的中层结构和套设于所述中层结构内的内层结构;
其中,所述外层结构为透明的聚氯乙烯材料或聚碳酸酯材料,所述中层结构的材质为透明海绵或疏松多孔硅胶,所述内层结构的材质为透明的硅胶或热塑性橡胶。
优选地,在上述的人体腔道模型中,外层结构的材质为白色透明的聚氯乙烯材料或聚碳酸酯材料。
优选地,在上述的人体腔道模型中,中层结构的材质为蓝色的透明海绵或疏松多孔硅胶。
优选地,在上述的人体腔道模型中,内层结构的材质为红色透明的硅胶或热塑性橡胶。
优选地,在上述的人体腔道模型中,内层结构具有类似于人体内部腔道的折皱。
本发明所提供的人体腔道模型包括外层结构、套设于外层结构内的中层结构和套设于中层结构内的内层结构;
其中,外层结构为透明的聚氯乙烯材料或聚碳酸酯材料,中层结构的材质为透明海绵或疏松多孔硅胶,内层结构的材质为透明的硅胶或热塑性橡胶。
与现有的模型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人体腔道模型由三层透明的材料构成,当器械在模型内部进行操作时,可以从外部观察器械的操作情况,以便于对操作进行指导。其次,人体腔道模型自内而外分别为具有高韧性硅胶或热塑性橡胶、高弹性的海绵或多孔硅胶和具有一定硬度的聚氯乙烯材料或聚碳酸酯材料,在层次上充分模拟了人体内部腔道的真实结构,并能够提供更接近实际的触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泌尿系统模型,在该泌尿系统模型中包括器官模型和上述的人体腔道模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人体腔道模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人体腔道模型和一种泌尿系统模型,以实现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从外部观察到模型内部各种器械的操作的目的。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人体腔道模型包括由外层结构1、套设在外层结构1内的中层结构2和套设于中层结构2内的内层结构3,其中,外层结构1为具有一定硬度的聚氯乙烯材料或聚碳酸酯材料材质;中层结构2由透明的高弹性海绵或疏松多孔硅胶构成;内层结构3为透明的高韧性硅胶或热塑性橡胶构成。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人体腔道模型包括有内层结构3、中层结构2和外层结构1,其中,具有较高韧性的硅胶或热塑性橡胶内层结构3具有较强的塑性变形能力,以应对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反复形变;中层结构2为高弹性海绵或疏松多孔硅胶,用于模拟人体内部腔道所具有的弹性;外层结构1为具有一定硬度的聚氯乙烯材料或聚碳酸酯材料材质,能够为中层结构和内层结构提供约束,通过将外层结构1设计为不同的外形,可以利用上述的人体腔道模型模拟人体内的不同腔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48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级联结构的模块化动态电压调节系统
- 下一篇:高效节能陶瓷窑炉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