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酯化反应的全氟磺酸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5343.9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6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许振良;陆培培;马晓华;魏永明;杨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06 | 分类号: | B01J31/06;B01J31/38;B01J37/34;B01J35/06;C07C67/08;C07C69/14;C07C69/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朱小晶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酯化 反应 全氟磺酸 纳米 复合 纤维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酯化反应的全氟磺酸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制备纺丝悬浮液
将全氟磺酸和聚合物分散剂溶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向上述有机溶液中缓慢添加无机纳米颗粒,超声分散,再次搅拌至均匀,得到的有机-无机悬浮液即为静电纺丝铸膜液;
(2)制备含全氟磺酸的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
将步骤(1)中的铸膜液静置脱泡1~5h,转入静电纺丝装置中;打开高压静电电源发生器及微量注射器推进装置进行纺丝,得到直径分布均匀可控的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
(3)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的后处理
将步骤(2)中得到的纳米复合纤维用酸性溶液浸泡24h以上,取出洗涤,真空干燥至衡重,最终得到具有催化活性全氟磺酸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酯化反应的全氟磺酸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无机悬浮液中,其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酯化反应的全氟磺酸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溶解温度为20~9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酯化反应的全氟磺酸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聚合物分散剂为聚醚砜(PES)、聚丙烯腈(PAN)、聚乙烯醇(PVA)、聚环氧乙烷(PEO)、聚偏氟乙烯(PVDF)、聚氯乙烯(PVC)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酯化反应的全氟磺酸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亚砜(DMSO)、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丙酮、异丙醇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酯化反应的全氟磺酸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纳米颗粒为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钛(TiO2)、三氧化二铝(Al2O3)、碳酸钙(CaCO3)及纳米炭颗粒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无机纳米颗粒直径为20~200n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酯化反应的全氟磺酸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静电纺丝过程条件为:电源电压为8~25kV,微量注射器推进速率为0.2~2.0ml/h,喷丝头内径0.4~0.8mm,接收装置与电极之间的距离为5~20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酯化反应的全氟磺酸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纺丝氛围条件为:温度5~30℃,相对湿度为20~8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酯化反应的全氟磺酸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直径为10~2000n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酯化反应的全氟磺酸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酸性溶液为1M的HCl溶液,主要作用为促进纤维膜中未挥发的溶剂进行交换,同时将全氟磺酸充分转化为酸型,活化得到的纳米复合纤维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53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