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芯阻燃输送带用芯糊糊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6745.0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4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段兴华;钟兴平;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酒泉荣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13/06;C08K9/04;C08K3/22;C08K5/02;C08K5/523;C08K5/521;C08K3/04;C08K5/098;B65G15/38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张华芳 |
地址: | 73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输送带 糊糊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无机复合涂层材料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整芯阻燃输送带用芯糊糊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的巷道输送广泛采用胶带输送机的输送方式,即传统的顺槽输送,而煤矿井下顺槽输送往往会选择PVC、PVG整芯阻燃输送带和少量的帆布叠层阻燃带,无论整芯阻燃带还是分层阻燃带,在阻燃性能方面能满足煤矿井下的安全性能要求,机械性能却严重影响了带体的使用寿命,具体缺陷如下:
1、由于聚氯乙烯的软化点高,模量大,所制成的输送带硬度偏大,-10℃以下时,带体僵硬成槽性差且易于折断,严重影响正常使用。
2、聚氯乙烯塑料的耐磨性差,只相当于橡胶材料的1/5;使用橡胶材料贴敷表面时,由于两相模量差过大,橡胶覆盖胶的厚度局限在2mm以内,超过这个限度则覆盖胶会在使用中脱落。此缺陷严重影响了该种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3、该种输送带的带芯骨架是一种整体编织结构。编织时,经纱的编织路径变化,弯曲度不同,长度不等,应力应变不尽相同。这种结构缺陷会造成输送带运行稳定性差,易于跑偏,影响输送的正常进行。
4、该种带体尤其是高级别带体,只能进行机械连接,接头强度只相当于带强的40%,易于损坏,维护量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芯阻燃输送带用芯糊糊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芯阻燃输送带用芯糊糊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整芯阻燃输送带用芯糊糊料,其组分份数含量比为:
聚氯乙烯糊树脂 30~100份
液体氯化石腊 10~40份
三芳基磷酸脂 10~40份
三-2氯乙基磷酸脂 5~30份
稳定剂 3~5份
抗静电剂 3~5份
纳米氢氧化镁 10~30份
三氧化二锑 5~20份
碳黑 1~3份
硬脂酸锌 5~10份
上述的聚氯乙烯糊树脂是P440。
上述的稳定剂是有机锡热稳定剂C-102,或锌钡BZ105稳定剂,或其它PVC复合稳定剂。
上述的抗静电剂是E-106B PVC专用抗静电剂。
上述的碳黑是N660。
本发明中原料的组成和重量份配比最佳为:
聚氯乙烯糊树脂 100份
液体氯化石腊 30份
三芳基磷酸脂 30份
三-2氯乙基磷酸脂 15份
稳定剂 5份
抗静电剂 3份
纳米氢氧化镁 20份
三氧化二锑 10份
碳黑 1.5份
硬脂酸锌 6份
一种整芯阻燃输送带用芯糊糊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称取10~30份的纳米氢氧化镁,加入水配制成质量比为7:100的浆料,再向其中加入5~10份硬脂酸锌,升温至9 0℃,放入搅拌机中,搅拌30min,转速750-1000r/min,然后过滤洗涤,于90℃温度下烘干,即得到改性后的纳米氢氧化镁,备用;
b. 称取30~100份聚氯乙烯糊树脂、5~20份三氧化二锑、1~3份碳黑、5~10份硬脂酸锌,以固态料混合备用;
c. 称取10~40份液体氯化石腊、10~40份三芳基磷酸脂、5~30份三-2氯乙基磷酸脂份、3~5份稳定剂、3~5份抗静电剂,以液体料混合备用;
d. 将步骤a得到的改性后的纳米氢氧化镁加入搅拌机内,再将步骤b固体材料加入,然后将步骤c液体料加入;
e.启动搅拌机,温度小于30℃,搅拌6±0.5分钟,得到糊料;
f.将e步骤得到的的糊料排入储料槽内,进行研磨,;
g.将研磨好的糊料取样进行快速试验,主要检验指标有粘度、酒精喷灯燃烧、扯断强度和伸长率;
h.试验合格后,将其放入贮料罐中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酒泉荣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酒泉荣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6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