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添加微量元素的氧化锆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6884.3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8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卫东;郑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智胜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63 |
代理公司: | 福建炼海律师事务所 35215 | 代理人: | 许育辉;张辉 |
地址: | 351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添加 微量元素 氧化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陶瓷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添加微量元素的氧化锆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所生产的含钇的氧化锆粉体,比如说3mol%的氧化锆粉体所生产的陶瓷体与氧化铝等其他陶瓷相比较,在常温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耐酸性。但在酸浓度15%以下,温度常温至200℃(即中温)环境下使用,其耐酸性不够理想。这是因为与常温相比较,在中温(RT-200℃)环境下,含钇的氧化锆陶瓷体中的钇、锆均易溶出,从而破坏了氧化锆陶瓷的晶体结构,降低了氧化锆陶瓷体的稳定性,致使氧化锆陶瓷体容易破裂,而严重影响陶瓷体的使用寿命,而在中温稀酸环境下使用的陶瓷体更换非常复杂,因而陶瓷体的使用寿命的长短对使用者正常使用及经济影响都很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体结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的添加微量元素的氧化锆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添加微量元素的氧化锆粉体,所述的氧化锆粉体中含有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锆粉体中添加有微量的La、Ce、Al、Ca、Ti、Mg元素,所述的ZrO: (La、Ce、Al、Ca、Ti、Mg)Ox的重量比为:1:0.0001-0.008。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微量元素是指添加的元素的量为微量。
优选的,所述的氧化锆粉体中含有3mol%钇。
优选的,所述的La:Ce:Ca:Al:Mg:Ti摩尔比=(1-5):(0.3-2):(0.1-3):(0.5-3):(0.5-1.5):(0.3-2.4)。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添加微量元素的氧化锆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氯氧化锆为原料,硝酸钇为稳定剂,氨水为沉淀剂,再添加微量的La、Ce、Al、Ca、Mg、Ti元素,采用同步滴定法制备氧化锆,所述的同步滴定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将ZrOCl2·8H2O,Y(NO3)3·6H2O配制成混合溶液,配制好氨水;配制好浓度为30-180克/升的平平加溶液;
步骤2:将平平加溶液先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再同时加入Zr、Y混合液和氨水,制备好凝液;
步骤3:配制好La、Ce、Al、Ca、Mg、Ti混合液,将该混合液滴加到搅拌的凝液中,充分搅拌;
步骤4:用去离子水水洗,至检测不到负氯离子为止;
步骤5:烘干;
步骤6:煅烧得氧化锆陶瓷粉体。
进一步,所述的平平加溶液的体积是Zr、Y混合液体积的5%-18%。
进一步,混合液滴加到搅拌的凝液时,控制pH值为8.9-9.3。
进一步,所述检测氯离子的方法为用0.11M硝酸银溶液检测。
进一步,所述的烘干温度为120℃-350℃。
进一步,所述的煅烧温度为800℃-110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在制备含钇的氧化锆粉体时,添加微量的La、Ce、Al、Ca、Ti、Mg,再控制好反应条件,所生产的氧化锆粉体制备成陶瓷体后,微量的添加成分可大大加固陶瓷体的晶体结构,使得该粉体所生产的陶瓷体在中温(RT-200℃),浓度15%以下的酸性环境下钇、锆不易溶出,陶瓷体结构稳定性好,从而大大提高了陶瓷体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ZrOCl2·8H2O和Y(NO3)3·6H2O溶解于去离子水中,Zr,Y摩尔比优选 Zr:Y=97:3(摩尔比),配成溶液。过滤,配置重量百分比为10%的氨水,配置平平加溶液,其浓度为30g/L,将上述三种溶液边搅拌边加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控制pH=8.9,形成凝液,平平加溶液加入量的体积为Zr、Y溶液体积的10%;
将La、Ce 、Al、Ca、Mg、Ti的可溶性盐制成18%混合液;
将凝胶边搅拌边加入La、Ce、Al、Ca、Mg、Ti混合液,并充分搅拌,该混合液滴加到搅拌的凝液中,充分搅拌,ZrO: (La、Ce、Al、Ca、Ti、Mg)Ox的重量比为:1:0.0001,La:Ce:Ca:Al:Mg:Ti的摩尔比=3:2:1: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智胜矿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智胜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68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可折叠帐篷
- 下一篇:一种烟草专用纳米碳增效复合肥料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