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27559.9 申请日: 2012-07-03
公开(公告)号: CN102727682A 公开(公告)日: 2012-10-17
发明(设计)人: 王振清;王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 王振清
主分类号: A61K36/884 分类号: A61K36/884;A61K9/20;A61P9/10;A61P7/02;A61P9/12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冯琼
地址: 130000 吉林省***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脑血管 疾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常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和偏瘫为主要表现。

脑血管病按其进程,可分为急性脑血管病(中风)和慢性脑血管病两种。急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慢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性痴呆、脑动脉盗血综合征、帕金森氏病等。我们通常所说的脑血管病,一般指的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常危及人的生命,因此,也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慢性脑血管病病程长,易被人忽视。

脑血管病按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较多见,约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70%~80%,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等原因,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减少或完全阻塞,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另一类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多由长期高血压、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因素所致。由于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压迫脑组织,血液循环受阻,病人常表现脑压增高、神志不清等症状。这类病人约占脑血管病的20%~30%左右。

脑血管病是威协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无论儿童、青年或是中老年均可发病,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特点。脑血管病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46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其中1/3在工业化国家,其余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日本是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脑血管病死亡率一直居死因之首。我国也是脑卒中死亡率高发地区,据估计居民现患脑血管病600万,每年新发生脑血管病130万人、死亡近100万人,在幸存者中约3/4的人留下半身不遂、讲话不清、智力减退、关节僵硬、挛缩等后遗症状,部分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对家庭,对社会也带来压力和负担。

此外,脑血管疾病中的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颈内动脉血栓形成及脑栓塞等疾病还容易引起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超过了正常范围,造成颅压增高,引起脑出血,如果得不到及时抢救治疗,最终会因导致脑疝而死亡。

目前脑血管疾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针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则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来选择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实施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在一般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酌情选用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颅压等措施。通常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期(1个月),恢复期(2—6个月)和后遗症期(6个月以后)。重点是急性期的分型治疗:腔隙性脑梗塞不宜脱水,主要是改善循环;大、中梗塞采用积极抗脑水肿、降颅压,防止脑疝形成。在3~6小时的时间窗内有适应证者可溶栓治疗。

中风病名始见于《素问》。其后则有风痱、真中风、类中风等名称。内经所谓“煎厥”、“薄厥”、“大厥”等,其症状类似现代之脑血管意外。张锡纯认为:“脑充血证即《内经》之所谓厥证”。张景岳倡“非风”病名,认为“非风即时人所谓中风也”。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风、火(热)、痰(湿)、瘀、气虚、阴虚”。风火痰瘀是标,气虚阴虚是本。但由于脑血管疾病病因、发病机制较多,造成临床表现不同,因此至今没有很好的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全虫3份,蜈蚣10份,僵蚕150份,附子150份,蒺藜150份,柴胡150份,蔓荆子150份,血管鹅毛70份,桑黄100份,桑枝200份,苦参150份,公英200份,败酱200份,车前草200份,泽泻150份,丹皮150份,木香150份,甘草100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选用全虫、蜈蚣、僵蚕、附子、蒺藜、柴胡、蔓荆子、血管鹅毛、桑黄、桑枝、苦参、公英、败酱、车前草、泽泻、丹皮、木香和甘草十八味中药材制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清,未经王振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75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