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折叠拖鞋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7697.7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2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范宝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宝石 |
主分类号: | A43B3/24 | 分类号: | A43B3/24;A43B3/26;A43B3/10;A43B13/16;A61H3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43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拖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鞋,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拖鞋。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拖鞋成了家庭必备的生活用品,现有常规的普通拖鞋由于鞋体长度固定,一方面造成了存放时,占据鞋柜的面积较大,几双拖鞋就可占满整个鞋柜,另一方面当人们外出旅行或出差时,由于拖鞋携带不方便,所以许多出差在外的住宿人员使用同一家旅馆的普通拖鞋给出差人员带来了脚病传染,为此,宾馆提供一次性拖鞋,但因为一次性拖鞋的大量使用,造成原料的浪费以及对一次性拖鞋处理时对环境带来很大危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拖鞋,由于鞋体长度可调,因此具有存放占据面积小且外出携带方便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折叠拖鞋,包括中间鞋底2以及与中间鞋底2相连接的前鞋底1与后鞋底3,鞋带4固定在前鞋底1上方,所述中间鞋底2和前鞋底1均为双层空心结构,后鞋底3的前端插入中间鞋底2的后端,中间鞋底2的前端插入前鞋底1的后端,一条皮带5中间位置固定在前鞋底1尖端处,两端从前鞋底1空心结构内穿出,在中间鞋底2前端两侧均开有小孔6,从前鞋底1空心结构内穿出的两端再从小孔6穿入中间鞋底2,最后固定在后鞋底3空心前端两侧内,在皮带5穿入小孔6外的位置固定一直径大于小孔6长边或直径的小球7。
所述前鞋底1中端至前端侧面与前鞋底1的中端至前半端正面或底面连为一体、或者前鞋底1的中端至前端侧面与前鞋底1的中端至前端正面和底面均连为一体、侧面中间相接触但未连接。
所述皮带5采用不可伸缩材料。
所述双层空心结构的中间鞋底2和前鞋底1从距离后端2cm处的上层的厚度逐渐减小。
所述皮带5与后鞋底3和前鞋底1的固定方式为:在两个皮带5的两端打有通孔,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在后鞋底3和前鞋底1上或皮带不打孔,采取用线缝合的方式将其固定。
所述小孔6用空心薄铁片包裹。
所述小球7为小钢球或者塑料小球。
所述前鞋底1、中间鞋底2和后鞋底3上表面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小凸起8。
在后鞋底3后端设置拉环9。
本发明通过对皮带5的抽拉能够使后鞋底3在中间鞋底2的双层空心结构内伸缩以及使中间鞋底2在前鞋底1的双层空心结构内伸缩,因此鞋体长度可调,具有存放占据面积小且外出携带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折叠拖鞋拆分后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可折叠拖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可折叠拖鞋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可折叠拖鞋,包括中间鞋底2以及与中间鞋底2相连接的前鞋底1与后鞋底3,鞋带4固定在前鞋底1上方,所述中间鞋底2和前鞋底1均为双层空心结构,后鞋底3的前端插入中间鞋底2的后端,中间鞋底2的前端插入前鞋底1的后端,一条皮带5中间位置固定在前鞋底1尖端处,两端从前鞋底1空心结构内穿出,在中间鞋底2前端两侧均开有小孔6,从前鞋底1空心结构内穿出的两端再从小孔6穿入中间鞋底2,最后固定在后鞋底3空心前端两侧内,在皮带5穿入小孔6外的位置固定一直径大于小孔6长边或直径的小球7。
前鞋底1中端至前端侧面与前鞋底1的中端至前半端正面或底面连为一体、或者前鞋底1的中端至前端侧面与前鞋底1的中端至前端正面和底面均连为一体、侧面中间相接触但未连接;此设计解决了前鞋底1与中间鞋底2在折叠时由于形状不相匹配,导致中间鞋底2无法全部插入前鞋底1双层空心结构内的技术问题。
皮带5采用不可伸缩材料;这样当拖鞋在穿着时,不会引起中间鞋底2与前鞋底1和后鞋底3之间的滑动。
双层空心结构的中间鞋底2和前鞋底1从距离后端2cm处的上层的厚度逐渐减小;这样避免了后鞋底3插入中间鞋底2以及中间鞋底2插入前鞋底1后,中间鞋底2与前鞋底1后端有一明显的台阶,导致穿着着不舒服的问题。
皮带5与后鞋底3和前鞋底1的固定方式为:在两个皮带5的两端打有通孔,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在后鞋底3和前鞋底1上或皮带不打孔,采取用线缝合的方式将其固定。本实施例采用螺钉和螺母固定方式。
小孔6用空心薄铁片包裹;避免了两个皮带5在小孔6中来回运动,造成小孔6破坏的现象。
所述小球7为小钢球或者塑料小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宝石,未经范宝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76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MOLED器件的基板及其掩膜板
- 下一篇: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