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资源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7802.7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9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平;杨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多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资源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资源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水资源的安全对人类的生存十分重要,受到污染的水体修复起来十分困难,不仅经济投入很大,技术上也有难度,时间周期也很长。
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只及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目前,国内七大地表水系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污染也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这对我国本不充裕的水资源来说无疑更让人忧虑。据环保部门统计,199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约1356亿吨,江、河、湖污染严重,并呈加重趋势,50%的浅层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40%已不适宜饮用。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水资源的水质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全面掌握水资源是否受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资源监测系统,以实现自动监控水资源的水体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水资源监测系统,包括:
监测器,用于采集水资源的水体质量信息,并将所述水体质量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后发送;
监控中心,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将其转化为水体质量信息并显示。
优选地,所述监测器包括:
水泵;
与所述水泵相连的水池,该水池的出水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
用于检测所述水池内的水体质量的水质传感器;
与所述水质传感器电连的控制器,用于采集所述水质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并将所述检测数据转化为电信号后发送。
优选地,所述水质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和氯离子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水质传感器的检测数据。
优选地,所述水资源监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的输出设备,用于输出所述控制器存储的检测数据。
优选地,所述水资源监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的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控制指令,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水质传感器。
优选地,监测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水体水位的水位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水位传感器包括:浮子式水位计、压力式水位计、超声波明渠流量计和电磁流量计。
优选地,所述监控中心还包括监控单元和报警输出单元,其中:
所述监控单元用于比对所述水体质量信息中的水体质量数值和预存储的阈值;
所述报警输出单元,用于当判断所述水体质量数值超过所述阈值时,输出报警信号。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公开的水资源监测系统中,监测器采集水资源的水体质量信息,并发送至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进行显示,这样,通过观察显示在监控中心的水体质量信息就可得知水资源是否受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实现了自动监控水资源的水体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水资源监测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监测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资源监测系统,以实现自动监控水资源的水体质量。
本实施例公开的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和地下水等各种水体资源。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水资源监测系统,包括:监测器101和监控中心102;其中:
监测器101用于采集水资源的水体质量信息,并将所述水体质量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后发送;
监控中心102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将其转化为水体质量信息并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多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多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78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