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组培再生体系建立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7942.4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6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高丽萍;王婕;刘亚军;贡年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树 再生 体系 建立 方法 | ||
1.一种茶树组培再生体系建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1愈伤组织的诱导
采摘9月下旬生理成熟的茶籽作为茶树再生体系的原材料,即外植体;取茶籽5~10颗,将绿色的外壳剥去,用浓度75%的乙醇浸泡30秒,用无菌水洗3~4次;再用浓度0.1%的升汞溶液浸泡10分钟,用无菌水洗3~4次;在超净条件下剥去种皮,选取完整的、带有胚的剥去种皮的茶树籽接种于普通B5培养基上,接种量为每40毫升接3~4颗;培养2周,有茶树愈伤组织长出;所述普通B5培养基中加入了二氯苯氧基乙酸和6-糠氨基嘌呤,其中二氯苯氧基乙酸的加入量为2.5mg/L,6-糠氨基嘌呤的加入量为0.5mg/L;
1.2愈伤组织的继代和增殖
将茶树愈伤组织切下,并切成直径6~10毫米愈伤组织块,培养于普通B5培养基上,接种量每40毫升接5~10块;培养条件为黑暗、温度为25~28度;每21天更换一次新鲜的普通B5培养基;培养3周,得到鲜重可以增殖为原来的1.8~2.2倍的增殖愈伤组织;在此条件下,该愈伤组织可以稳定继代4年;
1.3不定芽的诱导,
将增殖愈伤组织接种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接种量每40毫升接直径6~10毫米大小的愈伤组织5~10块;培养条件为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交替,温度为25~28度,光强为3000~6000勒克司;每4周更换一次不定芽诱导培养基;培养到第3周,有部分愈伤组织转绿;培养到第4周,不定芽的诱导率为15.71%,培养到2个月,诱导率上升为24.29%,培养到4个月,诱导率高达65.71%;所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加入吲哚丁酸和6-苄基腺嘌呤,其中吲哚丁酸的加入量为0.1mg/L,6-苄基腺嘌呤的加入量为2.5mg/L;
1.4不定芽的增殖
将新诱导出的不定芽切下,栽插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上,栽插量每100毫升接1~3棵;培养条件为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交替,温度为27度,光强为4000勒克司;培养3周,大量的丛生芽长出;在此条件下,可以不断增殖不定芽;所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加入吲哚丁酸和苯基噻二唑基脲,其中吲哚丁酸的加入量为 0.1mg/L、苯基噻二唑基脲的加入量为0.015mg/L;
1.5壮苗
将丛生芽切下,栽插到壮苗培养基上,栽插量每100毫升接1~3棵; 培养条件为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交替,温度为27度,光强为4000勒克司;培养3周,丛生芽平均可生长2~3厘米,得到茶苗;所述壮苗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加入吲哚丁酸,吲哚丁酸的加入量为0.3mg/L;
1.6生根和移栽
选取苗高达5厘米以上的粗壮无根的茶苗,直接栽入生根土壤中,培养条件为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交替,温度为25度,光强为3000~6000勒克司;移栽初期,每日三次进行叶面喷水;培养8周,存活率为41.64%,所有存活的茶苗均生根,所述生根土壤配方为丹麦品氏托普泥炭土:蛭石按质量比1:1均匀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79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液钢渣混合热焖处理工艺
- 下一篇:槽式太阳能中温选择吸收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