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黯能量辐射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8677.1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9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立武 |
主分类号: | G21G4/00 | 分类号: | G21G4/00;G21G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8100 黑龙江省鸡西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辐射器 | ||
1.黯能量的证明和验证方法:本方法是在经典理论之薛定谔方程和量子物理的基础上,运用《质-能场论》之量子匹配相融性原理等新理论,以公知的加速器和真空室技术,由对靶元素匹配能级进行逐级剥离的方法,实现了黯能量的验证和确认。此款为本发明的技术核心之一。
2.黯物质和黯粒子及黑体辐射的寻找和验证方法:正中微子V+由加速器端口进入真空室的后,最初的一纳秒速度是超光速的,由光速为2.98×1011米/秒可知,正中微子V+在真空室内的超光速距离约为29.8米,在大气中这个距离更短。在实验室的真空室内,中微子被观测到的位置,距离加速器端口的距离约为29.8米,即在加速器端口到中微子V+被观测到的距离约为29.8米,中微子是由黯粒子ょ(黯物质)衰变而来的,这也是黑体辐射的基本成因,本方法对解释宇宙物质起源和演变,类星体辐射、黑洞、超新星爆发尤为重要。此款为本发明的技术核心之二。
3.黯能量辐射器:本方法由量子匹配相融性原理对加速器内靶原子外壳,进行逐级剥离的过程,使其黯能量有控释放利用。此款为本发明的技术核心之三。
4.超光速的验证方法:正中微子V+进入真空室的后,最初的一纳秒其速度是超光速的,由光速为2.98×1011米/秒可知,正中微子V+在真空室内的超光速距离约为29.8米,在大气中这个距离更短。在实验室的真空室内,中微子被观测到的位置,距离加速器端口的距离约为29.8米,经过计算后发现其速度是超光速的。此款为本发明的核心之四。
5.中微子临界振荡的验证方法:本方法在验证黯物质、黯能量、超光速的基础上,验证了中微子临界振荡。由于中微子临界振荡是黯物质、黯能量、超光速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因此中微子在临界逆振荡后和临界顺振荡前演化为黯粒子ょ的原因是黯能量所致。因此,本款是本发明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立武,未经赵立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86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