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及牙齿矫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8694.5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7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铭;邹道星;王泽敏;田杰;厉松;白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7/14 | 分类号: | A61C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丝直丝弓 矫治 装置 牙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牙齿正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错合畸形的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及牙齿矫治方法。
背景技术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正畸牙根吸收是伴随正畸治疗的必然现象,由于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发生率高达20%-80%,因此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正畸治疗牙根吸收的根本原因与正畸治疗中根尖应力过度集中有关。目前公认牙齿在控根(转矩)移动中根尖受到的应力最大,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需要用较粗的方丝控根,控根时的矫治力过大是根尖吸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显著的减小控根移动的矫治力,是减少正畸牙根吸收的关键。
2001年德国Wiechmann医师研制开发了个性化舌侧矫治系统,实现了托槽底板与牙面的完全吻合,并且可以将虚拟矫治转化为实际矫治,但不足之处在于:虚拟排牙仅限于牙冠,不能完全避免牙根的骨开裂和骨开窗;个性化的弓丝不是直丝,弯制和制作非常复杂;需用金合金制作托槽,成本较高。2009年Takemoto K和Scuzzo K提出了舌侧直丝弓矫治技术,简化舌侧弓丝的弯制,但舌侧直丝弓使托槽体变大,托槽间距变小,矫治力会增大;并且与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一样,需要用较粗的方丝控根。2010年Aldoo Macchi提出了舌侧双圆丝托槽,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减小矫治力,但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托槽结构只能使用圆丝,无法应用1:1尺寸的方丝和方槽沟进行托槽虚拟定位,从而不能生产个性化托槽;需要复杂的弓丝弯制,弓丝弯制的误差会影响实际矫治和虚拟矫治的一致性;只能排齐前牙,不能用于拔牙病例。因此现有的矫治技术尚不能同时做到显著地减小矫治力和简化弓丝的弯制,减小临床操作难度和误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直丝弓技术控根的矫治力较大以及舌侧双丝弓技术弓丝弯制复杂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及牙齿矫治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采用的技术特征为:
该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由底板和固接在底板上的双丝弓托槽组成;所述双丝弓托槽上设置两条平行的主槽沟和辅槽沟:主槽沟位于牙齿的合方,为宽×深=0.018×0.028英寸的方槽沟;辅槽沟位于牙齿的根方,宽和深与主槽沟相同,其底部为圆弧形;主槽沟与辅槽沟间的距离为0.5~1.5mm。
所述双丝弓托槽采用钛合金材料和个性化托槽的设计和制作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使用所述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的牙齿矫治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根据排牙后的数字化整合牙合模型的牙弓舌侧或唇侧形态绘制直丝弓,以及双丝弓托槽;
步骤2:根据绘制好的直丝弓来定位双丝弓托槽;
步骤3: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软件,将采用个性化托槽的方式设计和制作的虚拟底板及双丝弓托槽从虚拟位置转移到所矫治牙齿上的实物托槽和实际粘接位置;
步骤4:矫治初期,在主槽沟依次使用0.014英寸和0.016英寸的钛镍丝圆丝对牙齿进行排齐整平;
步骤5:主槽沟排齐后,在主槽沟使用0.016英寸不锈钢圆丝,在辅槽沟依次使用0.014英寸和0.016英寸钛镍圆丝进行控根,即排齐牙根;
步骤6:控根完成后,主槽沟单独用0.016×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关闭间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双槽沟托槽,前牙控根时使用两根圆丝,0.016×0.025英寸方丝的刚度比0.016英寸圆丝大3倍以上,双丝控根的力距是单根方丝的3倍以上,双丝控根的矫治力比方丝可以减小10倍左右,可以减少发生牙根吸收的风险;并且可以避免方丝与槽沟的余隙造成控根不到位置。
(2)使用舌侧直丝弓,大大简化了临床弓丝弯制。
(3)将直丝弓和双丝弓结合起来,简化了双丝弓复杂的弓丝弯制,同时也避免了舌侧直丝弓托槽由于托槽间距小矫治力较大的缺点。
(4)通过托槽底板厚度的补偿来实现舌侧或唇侧弓丝的“直丝化”,托槽体也可以直接通过CAD/CAM的间接粘接托盘直丝化。
(5)采用钛合金生产托槽,由于钛合金机械性能较高,可以防止由于托槽底板不规则并且较薄时托槽底板容易断裂的情况,并且生物相容性更好。
(6)虚拟排牙基于3D整合牙颌模型,可以避免牙根的骨开裂、骨开窗和明显不平行。此矫治器同样适用于唇侧。
附图说明
图1a为双丝直丝弓矫治装置的正视图;
图1b为前牙托槽的侧视图;
图1c为后牙托槽的侧视图;
图2a为矫治初期在主槽沟使用0.016英寸的钛镍丝圆丝排齐整平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86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