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28896.X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3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步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K9/48;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风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神经功能缺损为共同特征,以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为主要临床表现,或伴有神志不清的脑血管病,以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已经成为人类死亡三大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渊源已久。《内经》未有“中风”之名,但有“仆击”、“薄厥”、“煎厥”、“大厥”、“偏枯”、“偏风”、“风痱”、“巅疾”等病名,如《素问·调经论》日:“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中风”病名始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夫风之为病,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自汉以后,虽然后世有许多关于中风的论述,但在病名的发展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主要是从中风病名的细化和分化上论述。中医对该病的病因病机亦有明确的论断:《内经》明确提出正气不足,营卫虚弱,外邪人中,引起中风。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汉代张仲景认为中风是由于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人中,贼邪不泻所致;隋代巢元方指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是中风病的根本原因。明代张景岳则倡“非风”,“内伤积损”之说,如《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云“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 清代叶天士首创“肝阳化风”学说,如《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日:“类者伪也,近代以来,医者不分真伪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王清任在《医林改错· 半身不遂本源》中提出“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
现代医学将中风病称为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并且汲取了医学影像、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其主要是由于:颅内动脉管壁发生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血管壁弹性降低。颅外栓子随血液进入颅内动脉导致动脉血管闭塞,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充血水肿、变性坏死,引起一系列临床改变。目前西医主要采用通过扩血管、降低 血液粘稠度、降脂,增强缺血缺氧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及促进“半暗带”内存活的神经元功能恢复等方法治疗,不能够完全根治,有明显的用药副作用,并且治疗费用昂贵。然而中医对中风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方法多、效果好、治病本的显著特点,无论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是在机体整体调节方面,均有着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制剂,其处方是由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经典方补阳还五汤改进而来,具有非常显效的临床治疗作用,介于此,对于此中药制剂我们先后申请了以下3件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1.公开号CN1453000A,公开日2003.11.05;2.公开号CN1686299A,公开日2005.10.26;3.公开号CN1733153A,公开日2006.02.15。以上发明专利文件从不同的组分用量、不同的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公开、保护,而本申请专利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以进一步完善工艺制备方法,提高制剂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为目的,而创造性的研制成功的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稳定,疗效可靠,生物利用度高的治疗中风病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治疗中风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便可行、符合口服药物体内吸收过程,最终制得的中药制剂稳定性好,疗效可靠显著。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由下述步骤实现的:
A.处方组成:黄芪225份,水蛭100份,川芎90份,当归90份,红花90份,桃仁113份,赤芍90份,木香90份,石菖蒲90份,地龙60份,桑寄生90份,刺五加浸膏35份;
B.制备方法:将上述12味中药材,按下述步骤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88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