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大扬声器音腔空间的方法及音频输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9451.3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1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H04R9/0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大 扬声器 空间 方法 音频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频输出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扩大扬声器音腔空间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设计的音频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人们对移动终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移动终端的开发过程中,随着各类功能的不断增加和扩展,以及用户对移动终端轻薄化的追求,移动终端内部的空间已经被各类元器件所占满,这就造成对空间需求较大的扬声器的音腔空间被压缩。
由于在移动终端内部的电路板上布满了各种类型的元器件,为了保护移动终端的天线不受电路板上元器件释放的辐射信号干扰,电路板上必须设置屏蔽罩,以对该类元器件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屏蔽。但是,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设计中,为了节省手机的内部空间,往往需要把扬声器布设在电路板的屏蔽罩的上方,也就是说屏蔽罩被置入了音腔罩内,从而使得扬声器的音腔空间变为音腔罩内扬声器与屏蔽罩所围成的空间,造成音腔空间的大大缩小。而扬声器如果没有足够的音腔,则会对输出的声音大小和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输出装置,针对布设在屏蔽罩上方的扬声器提出了一种扩大扬声器音腔空间的结构设计,以提高扬声器输出的音量和音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音频输出装置,包括电路板、音腔罩和位于音腔罩内的扬声器,在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屏蔽罩,所述扬声器位于屏蔽罩的上方;在所述屏蔽罩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音腔孔,其中一个音腔孔位于扬声器中心的正下方,其余音腔孔位于扬声器中心以外的出音孔的下方;音腔孔的孔径以衰减F频段的干扰信号辐射出屏蔽罩为标准;其中,F频段为布设在屏蔽罩以外的元器件的工作频段。
优选的,所述布设在屏蔽罩以外的元器件为天线,F频段为天线的工作频段。利用屏蔽罩屏蔽掉与天线的工作频段相同频率的辐射干扰,以保护天线不受电路板上干扰信号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的音腔孔的直径D≤λ/2m/6;其中,λ为F频段的电磁波所对应的波长,m≥50。此处m/6值是一个信号衰减倍数取值,将音腔孔的直径D设置为对天线工作频段下的干扰信号产生大于等于50db以上衰减的孔径为标准。该标准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当前的移动通信网络主要采用CDMA、WCDMA、TDSCDMA、GSM和CDMA2000等几种制式,本专利针对当前的通信网络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基于当前工作频率最低、对应波长最长的CDMA网络频段通过大量实验给出了50db的干扰衰减数据取值:通过对干扰信号大于等于50db的衰减,当前的手持通信设备可以很好地避免电路板上的元器件辐射出的干扰信号对天线性能产生的影响,从而满足射频干扰的指标。
优选的,所述其余音腔孔在屏蔽罩上的开设位置最好与扬声器的出音孔正对,以达到更好的出音效果。
为了促使音腔内的空气更好地流通,以实现声音的更好传播,优选让全部音腔孔的面积总和大于扬声器振膜面积的15%,从而达到更好的扬声效果。
为了简化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优选在满足音腔孔的直径D≤λ/2m/6且全部音腔孔的面积总和大于扬声器振膜面积的15%的条件下,使得音腔孔的个数取最小值。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扩大扬声器音腔空间的方法,应用在扬声器所在的音腔罩内布设有屏蔽罩的情况下,在扬声器下方的屏蔽罩上开设至少两个音腔孔,且其中一个音腔孔开设在扬声器中心的正下方,其余音腔孔开设在扬声器中心以外的出音孔的下方;调节音腔孔的孔径,使其衰减F频段的干扰信号辐射出屏蔽罩,其中,F频段为布设在屏蔽罩以外的元器件的工作频段。
进一步的,开设所述音腔孔的直径D≤λ/2m/6;其中,λ为F频段的电磁波所对应的波长,m≥50。
再进一步的,在所述屏蔽罩上开设的全部音腔孔的面积总和大于扬声器振膜面积的15%。
优选的,在满足音腔孔的直径D≤λ/2m/6且全部音腔孔的面积总和大于扬声器振膜面积的15%的条件下,使音腔孔的开设个数最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94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