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式杯状挺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9736.7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7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C·格尔斯;W·克里斯特根;M·施特雷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14 | 分类号: | F01L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杯状挺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气门机构的机械式杯状挺杆,具有空心圆柱形的壁,所述壁在一个端面上由板状的底部限定,底部的上侧设置为凸轮上滚面并具有中心的、类似漏斗的凹部,与凹部对齐的、拱形的凸台一体地从底部的下侧上突起,所述凸台的下端面用于贴靠气门杆。
背景技术
这种杯状挺杆由DE 101 14 073 A1公开。在底部下侧上的拱形的凸台的冲压-挤压技术()的制造中,从特定的凸台大小起,最终不可避免地在底部上侧中形成类似漏斗的凹部。此外,在DE 198 15 790 B4中很好地描述了凸台的制造。按照最先被提到的DE 101 14 073 A1,凹部应用作润滑剂容器。但是,在凹部中聚积制造残留物、如研磨颗粒或抛光颗粒或污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彻底清洁(清洗)凹部,使得接下来的清洁要求极高的工作过程、尤其是例如耐磨保护层的涂敷能够无干扰地进行或者说不影响凸轮上滚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杯状挺杆,其可避免不希望的沉积物在凹部中聚积。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这样来实现:类似漏斗的凹部在底部的上侧附近或在底部的上侧处被封闭,由此在底部中存在中心的封入腔。
另外,提出一种用于制造杯状挺杆的方法。
由此消除了上述缺点。通过在底部附近封闭凹部防止了不希望的、只能很难或费力地去除的颗粒在凹部中的聚积,由此可在底部上侧涂层之前实施标准清洗过程。在不施加底部涂层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措施也被证明是合理的。可能情况下也可考虑将本发明的措施用于液压挺杆或泵柱塞杆。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凹部应通过其内壁的缩颈来封闭。在此可在凸台的外侧面上使用在此没有详述的变形工具,其钳状或爪状地作用。
作为替换方案,凹部也可通过单独的塞子来封闭,该塞子保留在杯状挺杆中或在杯状挺杆的最终装配之前被取出,主要是为了减轻重量或避免其在运行中脱落。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来解释本发明。附图如下:
图1为杯状挺杆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根据图1的杯状挺杆的凸台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内燃机气门机构的机械式杯状挺杆1。该杯状挺杆具有空心圆柱形的壁2,其在一个端面3上由板状的底部4限定。底部4的上侧5用作凸轮上滚面。
拱形的凸台8一体地从底部4的下侧7上突起。气门杆的端部可贴靠在凸台的下端面9上。在8按冲压挤压技术制造凸台时——在本领域这个过程通常也称为“深拉”,在底部4的上侧5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类似漏斗的凹部6。该凹部的特点取决于底部4的厚度和待形成的凸台8的高度以及直径。通常大批量地按高度分级地提供(vorgehalten)这种凸台8。
如图2中详细所示,凹部6在底部4上侧5附近通过其内壁11的类似缩颈的贴靠来封闭。这通过作用于凸台8的外侧面12上的变形钳来完成。因此,在底部4中留有中心的封入腔10。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变形工具的事后作用至少几乎完全消除凹部6。
由于在底部4上侧5附近封闭凹部6,因而在为上侧5涂上耐磨保护层(例如PVD/CVD)的涂层过程之前无需以极为复杂从凹部6中去除研磨残留物或磨光残留物或其它残留物。如不进行根据本发明的封闭,则有可能不能完全去除杂质。
附图标记列表
1杯状挺杆
2壁
3端面
4底部
5上侧
6凹部
7下侧
8凸台
9下端面
10封入腔
11内壁
12外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9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票单场胜平负在线过滤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在互联网中实时信息交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