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制备的渗透结晶型浓缩剂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9945.1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6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郭远臣;谢波;王鸿东;董涛;胡春辉;田建超;李野;何江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16;C04B111/27;C04B24/26;C04B24/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4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建筑 垃圾 制备 渗透 结晶 浓缩剂 及其 方法 | ||
1.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制备的渗透结晶型浓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
再生微粉 15~25%
水泥 50~60%
石英砂 20~30%
活性硅助剂 3~7%
络合剂 0.5~1.5%
CaO 5~10% ,
所述再生微粉是采用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经破碎、筛分和球磨而获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制备的渗透结晶型浓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硅助剂选自硅酸钠和聚丙烯酸钠;所述络合剂选自硬脂酸铝粉末和微硅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制备的渗透结晶型浓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微粉是经过球磨至粒径小于80μm的颗粒。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透结晶型浓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硅助剂为速溶硅酸钠和聚丙烯酸钠的混合物,二者质量比为1∶0.2~0.5。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透结晶型浓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为硬脂酸铝与高活性微硅粉的混合物,二者质量比为1∶1~3。
6.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建筑垃圾微粉制备渗透结晶型浓缩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制备各成分和将各成分均匀混合的步骤,
所述各成分的制备包括:
a) 获得再生微粉:对建筑废弃物中废混凝土进行破碎、筛分,将产生的再生细集料和粉尘经过球磨机球磨150分钟,粒径至80μm 以下后即得;
b) 活性硅助剂的制备:将速溶硅酸钠和聚丙烯酸钠混合;
c) 络合剂的制备:将硬脂酸铝与高活性微硅粉混合,研磨后得到络合剂;
所述均匀混合是:将再生微粉、活性硅助剂、络合剂、水泥、石英砂和CaO混合均匀。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制备渗透结晶型浓缩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匀混合是按质量百分比称取:
再生微粉 15~25%
水泥 50~60%
石英砂 20~30%
活性硅助剂 3~7%
络合剂 0.5~1.5%
CaO 5~10% ,
然后混合研磨至粒径小于75μm,得到渗透结晶型浓缩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99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纺织物表面起绒专用刺针
- 下一篇:一种敞开式乳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