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生物促长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1410.8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5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禄;罗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豪原特自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生物 促长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生物促长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植物生长促进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农用植物生长促进剂,大都采用常规的含碳、氮的物质作为培养基,经发酵培养而成。虽然活菌数量及各项指标达到了标准规定,但是在生产实践中,还存在着下列缺陷:一是活菌保质期短;二是营养活性物质含量单一,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因而,制约着农用生物制剂的推广使用及发展,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生产风险。为此,必须研发一种保质期长、施用后劲足、效果显著的农用生物制剂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质期长、施用后劲足、效果显著的活性生物促长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活性生物促长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复合菌制剂 1%、 沼气池废液 5~6%、
柠檬酸废渣发酵液 1~3%、 生物腐植酸 1~2%、
红糖 1~2%、 水 余量。
所述复合菌制剂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光合菌:固氮菌:酵母菌:红糖:水=1~2:2~3:0.5~1:5~6:100的质量比。
所述沼气池废液是常规沼气池产生的废液。
所述柠檬酸废渣发酵液是以生产柠檬酸所产生的废渣,经常规发酵3~5天后,得到的发酵液。
所述生物腐植酸为市购产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生物促长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1)按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进行备料:
复合菌制剂 1%、 沼气池废液 5~6%、
柠檬酸废渣发酵液 1~3%、 生物腐植酸 1~2%、
红糖 1~2%、 水 余量;
2)将步骤1)所备生物腐植酸、红糖与适量水混合,加热至80~85℃,使固体物溶解,保温0.5~1小时,加入剩余的水,冷却至30~35℃,得到混合物;
3)将步骤1)所备沼气池废液、柠檬酸废渣发酵液混合后,再加入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搅匀,然后在25~30℃下,加入步骤1)所备复合菌制剂,搅匀后进行厌氧发酵2小时以上,至pH<3.5、活菌数达到1×108~1×109cfu/ml,即得到活性生物促长剂。
所述复合菌制剂经过下列方法制备:
1)按下列质量比备料:光合菌:固氮菌:酵母菌:红糖:水=1~2:2~3:0.5~1:5~6:100;
2)将步骤1)所备各组分进行下列操作:将红糖加入水中,加热至80~100℃,再冷却至25~30℃,然后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6~7,加入光合菌、固氮菌、酵母菌,混合,培养发酵6~7小时,使总菌数达到1×108~1×109cfu/ml,即得到复合菌制剂。
所述光合菌为市购的深红红螺菌(Rp.Rubrum)。
所述固氮菌为市购的棕色固氮菌(A.Vinelandii)。
所述酵母菌为市购产品。
所述柠檬酸废渣发酵液经过下列方法制备:
按柠檬酸废渣:水=1:1~5的质量比,将水与柠檬酸废渣混合,按常规发酵3~5天,即得到柠檬酸废渣发酵液。
本发明具备的优点和效果:该活性生物剂,由于含有发酵液,活性生物物质十分丰富,对植物生长有调节和促进作用,能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抗性,具有营养、抗病、增产功效,是一种天然、绿色、高效的植物生长促进剂。由于含有柠檬酸废渣发酵液,富含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增强免疫功能的多糖,加之复合菌群的共生互补作用,代谢产物十分丰富,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并能形成良性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植物生长,同时该活性生物剂的保质期长、施用后劲足、效果显著。本发明提供的活性生物剂完全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A、按下列方法制备复合菌制剂:
A1、按下列质量比的组分进行备料:深红红螺菌: 棕色固氮菌:酵母菌:红糖:水=2: 3:0.5: 6:100的质量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豪原特自控有限公司,未经昆明豪原特自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14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