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2104.6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8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中水流和美;佐藤智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连接器制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6477;H01R12/77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诸如FPC或FFC等的薄板状连接物体连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通常配备有绝缘体和多个触点,其中,电路板(刚性板)通过连接器与薄板状(薄片或薄板)连接物体(比如,FPC或FFC等)电连接。绝缘体配备有凹槽、多个触点插入凹槽,其中,连接物体可插进凹槽,并且连接物体可从凹槽拆卸,多个触点插入凹槽沿连接物体插入/拆卸方向延长并沿与连接物体插入/拆卸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并且多个触点分别插进绝缘体的多个触点插入凹槽。多个触点连接到形成在电路板表面上的电路图案的导体迹线。当连接物体插进前述的绝缘体凹槽时,连接物体与前述的多个触点中的每一个接触,以便电路板和连接物体通过多个触点彼此电连接。
这种常规的连接器披露在日本专利公布No.4,413,961中。
为了提高提供给该类连接器(其触点)的电信号的高频性能,需要使连接器的阻抗(值)尽可能地与电路板和连接物体的阻抗(值)接近。
然而,绝缘体配备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形成在多个触点插入凹槽之间以便每个分隔壁使邻近触点插入凹槽彼此分开,并且形成绝缘体的合成树脂的相对介电常数通常高(比如,大约三到四)。相应地,这种常规型的连接器具有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邻近触点之间的耦合电容容易增加,并且与电路板和连接物体的阻抗(值)相比连接器的阻抗(值)往往大幅度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中多个触点布置在绝缘体上并被支撑在该绝缘体上,并且连接器配置成能够提高连接器的高频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连接到连接器的薄板状物体以可拆卸的方式插进其中的绝缘体,绝缘体包括多个触点插入凹槽和定位在触点插入凹槽之间以使触点插入凹槽彼此分开的多个分隔壁,触点插入凹槽沿薄板状物体的插入/拆卸方向延长并布置在与插入/拆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以及多个触点,多个触点分别插进触点插入凹槽,每个触点包括第一触点部分和第二触点部分,其中第一触点部分和第二触点部分在薄板状物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分开,以允许薄板状物体插进第一触点部分和第二触点部分之间,并且每个触点还包括将第一触点部分和第二触点部分彼此连接的连接部分,其中当将薄板状物体插进绝缘体时,第一触点部分和第二触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与薄板状物体接触。宽度大于每个触点插入凹槽的空洞部分以如下方式形成在绝缘体的每个分隔壁中:从布置触点的触点布置方向观察时,空洞部分与触点中的每个触点的一部分重叠,并且多个分隔壁中的每一个防止每个对应的空洞部分在触点布置方向上与触点插入凹槽相通地连接。
希望,在薄板状物体的厚度方向上,空洞部分的尺寸大于每一个触点插入凹槽。
希望,空洞部分形成在绝缘体中,以便从触点布置方向上观察时与多个触点的连接部分的一部分重叠。
希望,第一触点部分固定到绝缘体的底壁,并且其中,空洞部分形成在绝缘体中,以便从绝缘体的横向侧观察时,同时与第一触点部分和所述第二触点部分中在插入/拆卸方向上沿第二触点部分从连接部分延伸的部分重叠。
希望,凹处形成在第一触点部分的表面上,其中,该表面面对绝缘体的底壁。
希望,空洞部分形成在绝缘体中,以便从触点布置方向上观察时与凹处重叠。
希望,薄板状物体包括FPC和绝缘覆盖层,其中,FPC包括沿着薄板状物体的延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电路迹线,绝缘覆盖层覆盖除电路迹线的两端之外的FPC的两侧。电路迹线包括:连接盘,连接盘定位在绝缘覆盖层外侧,并与第一触点部分和第二触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接触,连接盘中与绝缘覆盖层的边缘邻近的端部形成为,宽度沿朝着绝缘覆盖层的边缘的方向逐渐减小;以及连接部分,除连接盘的端部之外,连接部分的宽度小于连接盘,并从连接盘的端部线性地延伸到绝缘覆盖层的边缘。
希望,FPC包括沿着薄板状物体的延长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接地迹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连接器制品株式会社,未经京瓷连接器制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21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剩余污泥减量化热解装置
- 下一篇:塔顶辊清渣装置及塔顶辊清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