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陆两用电动车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32115.4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2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佑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实医学图像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用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水陆两用电动车,涉及一种可在水中和陆地上行走的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过去,渔民们要想在水中用机动船作业,必须备有一条机动船,到了他作业完毕要登上陆地时,他又得换上一辆机动车才能将他从水中打捞出来的收获全运回家,这就要求他需要备有两套交通工具。后来发明了水陆两用的交通工具,但一般都是以内燃机作为其动力行驶的,而内燃机本身的重量,加之在它开动时的爆震,就必然要促使车体本身的重量增大,以降低整车的谐振频率,否则人们坐在车内是不堪忍受的。所以,这就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不适合于大力推广,更无法在渔民中普及。
如今,电动车的技术成熟了,整车的机械装置重量大大减轻了,而且它几乎没有震动,因而车体重量就较之汽车减轻了许多,这为造出一条在水中行驶的船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为“造船”的设计,是以容重比为基础的,(同样浮力的容器,和船只必有的机械和其它一系列装置的重量之比)此比值越大,就越为造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更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水陆两用电动车,是以电池作能源、直流电机来驱动车轮和螺旋桨D的一种既可以在陆地上当作正常的机动车行驶、又可以下水作为水上的一种交通工具,这就为渔民们节省了一半的投资。尤其是当风暴来临时,他们不必再为在水中的机动船以及一系列的拖船而担忧,都可以将它们拖上岸来躲避风暴。
其原理是将车身(C)设计成一个底部密闭的底壳,从车厢内向车外的车轮(图中未画)和螺旋桨(D)联接的传动机构都是防水的。螺旋桨(D)作为水下推进器,设计成左、右两个,通过改变这两个螺旋桨(D)的转速,可以改变行驶方向,这比使用方向舵来改变航向节能。车轮的传动和给螺旋桨(D)的传动是分为两套系统带动的,并由两套操作系统操纵。(两个方向盘)两个螺旋桨(D)是设计成两套单独控制的系统,分别可以在一定程度内上、下、左、右地稍稍转向,一方面它可使该船在水中行驶时平稳;(当车内的载重重心不在正中时,调整一下螺旋桨(D)的“推水”仰角和 水平的角度,即可改变船头行驶时的仰角和水平的倾斜度)在当要急速转弯时,可以控制两个螺旋桨(D)的转角,使其在不同的仰角推水,可以使船身稍稍向内倾斜、而不至于翻覆。
锚锤H依靠车内设有的绞盘机(G)起降,为了保持车体载重均衡,可以将锚链拉至车体后部。(见图1)
为了渔民操作方便,需要时,可以打开电动车的后门,平着展伸出一条可伸缩、约两米多长的跳板(B),(如同吊车上的伸缩杆)搭在拖在后面的拖船(A)之船首,便于渔民可以不用下水、就可以走到后面的一列拖船(A)上去工作。后面的拖船(A)上还可以制成带有船舱的形式,渔家可以以其作为起居室用。
在船舱里上放上一台汽油发电机,以备电动车的电能耗尽时、晚间可以当作充电机使用,以保证渔民们可以在水上连续作业多日。每只拖船(A)之底部,均安有四个轮子,以便当电动车开上岸时,也可跟随着被拖上岸。
附图说明
图1:系电动车在水中的状态。
A——拖船
B——跳板
C——车厢
D——两个螺旋桨
E——两个驾驶员座椅
F——两个方向盘
G——起落锚链的绞盘机
H——锚锤
具体实施方式
1、先压制出一个电动车的不透水的塑料底槽,装上电动机和驱动后轮的传动轴及两个螺旋桨(D)的传动轴。(穿过底槽时要注意采取防水措施)
2、在车体内地板中心位置,放上一块可伸缩的跳板(B),以备到了 作业区时,需要登上后面的拖船A时使用。
3、在两个驾驶位之前,分别各安上一个方向盘,一个控制车轮的转向,另一个控制螺旋桨(D)的推水角度。
4、最后装上防护车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实医学图像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科实医学图像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21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