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管集约式柔性高效自动穿管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3024.2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4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鲍剑斌;戴品荣;张祥林;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国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蔡凤苞 |
地址: | 214024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约 柔性 高效 自动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的生产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管集约式柔性高效自动穿管工艺。
背景技术
很多行业(例如空调行业)热交换器生产都包括穿管工序,以空调的热交换器为例,热交换器的每列翅片中,一般有数百片极薄铝质翅片和数十根薄壁铜管,穿管过程中铜管极易变形,翅片极易损坏。目前,空调冷凝器、散热器等热交换器的翅片堆垛及穿管工序大都依靠人工完成,国内还未见自动穿管机的成功案例。人工穿管虽然可以减少铜管变形,但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生产成本高,并且生产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人离职率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多管集约式柔性高效自动穿管工艺,在热交换器生产中实现自动化穿管,减少劳动力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管集约式柔性高效自动穿管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自动穿管机进行柔性穿管,所述自动穿管机包括机架、长U形铜管定位挂杆装置、夹送器、夹送器驱动机构、工作台,所述夹送器由夹送器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所述夹送器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夹送器及下夹送器,所述上夹送器及所述下夹送器之间设有上下移动机构,由所述上下移动机构驱动所述上夹送器与所述下夹送器作相对移动;所述上夹送器及所述下夹送器分别由夹送杆及定位夹送杆构成,所述定位夹送杆上设有定位并梳理铜管的半圆槽,所述夹送杆及所述定位夹送杆中分别设有气囊,所述上夹送器及所述下夹送器分别设有开合驱动机构,由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上夹送器及下夹送器的夹送杆与定位夹送杆之间的开合;
其步骤如下:
A、一排长U形铜管悬挂于长U形铜管定位挂杆装置的挂钩上,翅片堆垛放置在工作台上,上夹送器及下夹送器的夹送杆与定位夹送杆打开,在夹送器驱动机构驱动下向上移动到接近铜管的长U形部位并合并,通过上夹送器及下夹送器的定位夹送杆上的半圆槽对铜管定位;
B、上夹送器及下夹送器一起下移至铜管端口附近,完成对铜管的梳理,上夹送器及下夹送器的气囊充气夹紧铜管的下端,长U形铜管定位挂杆装置上的挂钩通过旋转运动脱离铜管;
C、下夹送器保持位置和夹紧力不变,上夹送器气囊消气并由上下移动机构驱动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上夹送器气囊充气夹紧铜管,同时下夹送器的气囊消气,由上下移动机构驱动上夹送器夹持铜管做缓慢穿管动作;
D、重复步骤C的动作2—3次,当有一段铜管进入翅片孔后,上夹送器及下夹送器一起由夹送器驱动机构驱动同步作穿管运动,向上运动时气囊消气,完成向上空行程,向下运动时气囊充气,夹持铜管向下作穿管的动作;动作结束尚有一小段铜管未进入翅片堆垛;
E、上夹送器及下夹送器中的气囊消气,上夹送器及下夹送器的夹送杆与定位夹送杆打开;工作台进给一个铜管行距,在对下一排铜管梳理的同时,下夹送器的定位夹送杆将上一排铜管剩余部分压入翅片堆垛,完成一排铜管的穿管动作;
F、按上述步骤多次循环逐排地将多排长U形铜管插入翅片堆垛。
进一步的:
所述长U形铜管定位挂杆装置包括安装架,丝杆副及丝杆副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侧面,导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底面,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块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丝杆副的丝杆螺母,挂杆旋转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滑块,挂杆连接所述挂杆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挂杆与所述丝杆副的丝杆平行设置;至少一列挂钩轴向设置在所述挂杆上。
所述夹送器的上夹送器与下夹送器相互垂直交叉形成矩阵网格,铜管呈矩阵悬挂于长U形铜管定位挂杆装置的挂钩上。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管集约式柔性高效自动穿管工艺,在热交换器生产中实现自动化穿管,减少劳动力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夹送器中设置气囊用于柔性夹持铜管,避免铜管受压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穿管机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穿管机的另一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夹送器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6为长U形铜管定位挂杆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向视图。
图8为多管集约式柔性高效自动穿管工艺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国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未经无锡国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30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胚变距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冷床设备中裙板距离智能调节系统